2011年7月8日 星期五

Festo 案

Festo 案是近年來對於禁反言發展最重要的案例,對禁反言的適用有重大影響。本案的原告Festo,擁有US4,354,125與US3,779,401號專利。
此二專利主要之發明為「磁性無桿式汽缸」,包含有一活塞、一汽缸以及一套筒。該活塞含有磁鐵位於套筒內部,而套筒為可被磁鐵吸附之材料,當活塞因液壓而移動時,外部的套筒就會因磁力而隨之移動。
許多傳送系統皆利用此技術來移動物體,實際的商業運用相當廣泛,例如:自動門、縫紉設備、雲霄飛車等等。
而本案的問題就出在專利申請過程中,US3,779,401號專利,在專利申請過程中,因審查官核駁,而將外部套筒為磁性材質之要件中的「密封裝置」修正為「第一密封裝置」和「第二密封裝置」。
US3,779,401號專利,則是在再審查程序時再加了兩個單向密封環之要件。
本案的被告是Shoketsu Kinzoku Kogyo Kabushiki Co. & SMC Peumatics,Inc.(SMC),其所製造之系爭侵害物僅有單一雙向密封環,且其套筒是由非磁性材質之鋁合金所構成,因此,本案並無文義侵害問題。
問題就出在這個不同的地方,是否以實質相同的方式,產生實質相同的功能,而達成實質相同的結果,如果是的話,就會構成均等侵害。其次是原告均等之主張是否適用禁反言。

高潮迭起的判決過程
本案的判決過程可謂峰迴路轉、高潮迭起,猶如八點檔的連續劇一樣,撲朔迷離、令人捉摸不定。
Part 1
1988年麻州聯邦地方法院判決SMC侵害Festo 的專利權成立。SMC不服地院判決,上訴至聯邦巡迴上訴法院(CAFC),聯邦巡迴上訴法院維持原判決。
SMC不服,繼續再上訴至聯邦最高法院,1997年最高法院因此將本案發回下級法院,並聲明依照Warner-Jenkinson 案之判決意旨重審。
Part 2
2000年美國聯邦上訴法院針對本案聯席審判(en banc),認為在申請專利過程中,涉及專利要件所為之修正,應受禁反言「全面阻卻」(complete bar)而不得為均等之主張。此判決的概念與以往完全不同,Festo繼續提起上訴,請求最高法院釐清均等論與禁反言之間的關係。
最高法院於2002.5.做出判決,認為禁反言雖可能適用於為滿足專利法定要件而為之任何申請專利範圍之修正,而不僅適用於為閃避先前技藝所為之修正,但是否有禁反言之適
用仍須就個案認定,並非謂凡有對於申請專利範圍之修正皆必然有禁反言之適用。
Part 3
聯邦上訴法院於2003.2.6.召開超過2小時之聽證會,於2003.9.26.做出判決,認為Festo 無法證明對於「磁性」和「密封環」所做限縮修正與被控侵權之均等物「關連微弱」,也無法證明有「其他理由」專利權人無法被合理期待描述均等物;至於專利修正時,系爭均等物是否非習知技藝人士所能預見則為事實問題,需發回地院重審。

本案的貢獻
1.確認禁反言之適用範圍
禁反言的目的在維護申請專利範圍的穩定性,以排除專利權人重新取回其已放棄之部分。故任何符合專利法所規定之要件做的限縮申請專利範圍之修正,均應適用於禁反言原則,不應只限於克服先前技術之修正。但若未限縮申請專利範圍,即使是對可專利性之修正,亦無禁反言原則之適用問題。
2.確認禁反言之阻卻範圍
禁反言係對於專利權人在申請、維護專利之程序中就申請專利範圍所為之主張,包括修正而限縮申請專利範圍,嗣後不得於專利侵害訴訟中為相反之主張。
禁反言原則並未完全阻卻均等論之適用,阻卻範圍限於專利權人放棄之部分,未放棄之部分不受影響。

2011年7月7日 星期四

Apple的觸控專利

Apple的iPhone上後,手機市場掀起了觸控式手機的風潮,各大廠紛紛推出電容式觸控式螢幕的手機。
USPTO於2011.6.21.公布了Apple的觸控式螢幕專利,包含了多點觸控、螢幕解鎖等。US7,966,578是使用一指或多指與觸控螢幕互動,系統會對該手勢有所回應,且包括使用手指操作瀏覽器時,使用者可以縮小或放大網頁嵌入的程式,如地圖,卻不影響整個網頁頁面比例等。Apple還有一個較早的專利,US7,657,849是手指滑過螢幕解鎖的技術。

US7,966,578
Title : Portable multifunction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translating displayed content
Filing Date : 2007.12.19.
Issue Date : 2011.6.21.
Abstract :
A computer-implemented method, for use in conjunction with a portable multifunction device with a touch screen display, comprises displaying a portion of page content, including a frame displaying a portion of frame content and also including other content of the page, on the touch screen display. An N-finger translation gesture is detected on or near the touch screen display. In response, the page content, including the displayed portion of the frame content and the other content of the page, is translated to display a new portion of page content on the touch screen display. An M-finger translation gesture is detected on or near the touch screen display, where M is a different number than N. In response, the frame content is translated to display a new portion of frame content on the touch screen display, without translating the other content of the page.

US7,657,849
Title : Unlocking a device by performing gestures on an unlock image
Filing Date : 2005.12.23.
Issue Date : 2010.2.2.
Abstract :
A device with a touch-sensitive display may be unlocked via gestures performed on the touch-sensitive display. The device is unlocked if contact with the display corresponds to a predefined gesture for unlocking the device. The device displays one or more unlock images with respect to which the predefined gesture is to be performed in order to unlock the devic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edefined gesture with respect to the unlock image may include moving the unlock image to a predefined location and/or moving the unlock image along a predefined path. The device may also display visual cues of the predefined gesture on the touch screen to remind a user of the gesture.

Smart的看法
智慧型手機已是目前各大廠的兵家必爭之地,訴訟也不斷,這個專利影響到的廠商,除了目前使用電容式的觸控螢幕手機的公司包括:HTC、Samsung、RIM、Nokia...外,生產觸控式螢幕的公司,如辰鴻...等,可能也是另一波的潛在受害者,未來在產業中會不會掀起另一個專利大戰,值得注意。

2011年7月6日 星期三

Facebook侵權案和解落幕

Facebook創始人Mark Zuckerberg的同學Cameron Winklevoss和Tyler Winklevoss控告Facebook剽竊他們的點子,官司在2008年Zuckerberg賠了US$6,500萬元和解,包括US$2,000萬元現金,及在Facebook估值US$150億元時價值US$4,500萬元的未上市股票。
但兩兄弟隨後以Facebook刻意隱瞞該公司的股票價值,導致他們得到的報酬遠低於原先要求為由,試圖推翻協議,並要求獲得更多報償。
於是,二兄弟在2011.1.向舊金山聯邦上訴法院提告,要求撤銷之前的和解,法院在2011.4.11.裁決他們的和解協議有效,Cameron Winklevoss和Tyler Winklevoss必須要遵守2008年的和解方案,二兄弟於2011.6.24.決定放棄上訴,全案落幕。

2011年7月5日 星期二

Apple的新專利

根據USPTO所公開的專利資訊顯示,Apple申請了一個社群交友的專利,可以透過個人所設定項目在當前位置完成自動配對,同時將資訊傳送至附近適合對象的iPhone螢幕內,畫面中將會顯示個人照片 (或其他設定資料)、配對合適指數或與Ping功\能整合,另外也會顯示傳遞訊息對象的相對距離範圍。
看起來好像很好,只是不知道有沒有實用價值!

US20110142016
Title : AD HOC NETWORKING BASED ON CONTENT AND LOCATION
Filing Date : 2009.12.15.
Application Date : 2011.6.16.
Abstract :
Methods, program products, and systems for ad hoc networking based on content and location are described. A user of a mobile device can identify another user using another mobile device who is close by, if both users have requested to participate in networking. Common interests and experiences of two or more users located close to each other can be identified from content, including automatically created usage data of the mobile devices. Usage data of a mobile device can be created based on activities performed on the mobile device (e.g., songs downloaded), a trajectory of the mobile device (e.g., places traveled), or other public data available from the mobile device (e.g., pictures shared). Each of the users can be notified that another user having the common interests and experiences is close by. A means of initiating communication can be provided to the users to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users.

2011年7月4日 星期一

台灣青啤商標被廢止

台灣菸酒公司2004年間申請將「台灣青啤」、「台灣青啤酒」兩件商標案成功\註冊商標,但2009年台灣青啤公司以台灣菸酒公司對於這兩項商標,都已逾三年未使用,要求智慧財產局廢止兩件商標註冊。
台灣菸酒公司不服裁定提起行政訴訟後,最高行政法院認為,台灣菸酒三年不使用這兩項商標卻無「正當事由」,2011.6.16.判決台灣菸酒兩商標案均敗訴定讞。

台酒的說法
因「台灣青啤」、「台灣青啤酒」兩商標於2006.8.17.註冊公告後,曾被台灣青啤公司以違反商標法提出「異議」,該案尚未審結,擔心兩個商標有被撤銷註冊及違反商標法的民、刑事訴訟風險,才未使用,具有「正當事由」。

最高行政法院的見解
商標法第57條規定的三年不使用商標的「正當事由」,是指不可歸責於商標權人的事由,如天災、地震、原料短缺等事由,不包括台灣菸酒所述理由。

2011年7月1日 星期五

Nokia vs. Apple 落幕了!

Nokia vs. Apple 經多過回合的淚\戰,終於如預期的以合解收場,前情請看:http://km-ip.blogspot.com/2011/01/nokia-vs-apple-part-v.html
雙方於2011.6.15.就專利授權達成協議。此協議包括雙方之間就所有的專利訴訟達成和解,包括撤銷雙方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向對方提起的訴訟。Apple將向Nokia支付一筆金額不詳的一次性費用以及在協議有效期內持續支付的專利使用費。

Smart的看法
專利和解的權利金數字一向被二造列為機密,本案亦不例外,但是,外界總是對這個數字好奇。
根據德意志銀行(DeutscheBank)分析師·KaiKorschelt的估算:Apple在2011.Q1前銷售總共1.1億部iPhone,按照平均銷售價格計算它的全部銷售額,再從中提取1%的權利金,可能要支付US$6.08億元。
對Nokia近年疲弱不振的業績而言,這果然是一個大補貼,對疲軟的股價來說,也是一個強心針,難怪消息一公布,Nokia在全球各地的股價都大漲。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像Apple擁有這麼多專利的公司都得要向Nokia繳保護費了,那其他廠商呢?尤其在Nokia近年業績不佳,而股票又持續下滑之下,在這個案子的鼓勵之下,未來可能會有更多公司要付保護費了。

2011年6月30日 星期四

ISYS vs. Google et al

美國猶他州鹽湖城的ISYS Technologies(ISYS)在2011.6.7.於猶他州地方法院對Google、Samsung、Acer、Amazon及BestBuy提出侵權告訴,指出其所製造及販售的ChomiumPC侵犯了該公司所擁有的商標權。

ISYS的說法
ISYS在2010.6.已經向USPTO註冊ChromiumPC商標權。而Google在2010.7.獲知相關的資訊後,向USPTO提出異議舉發,企圖拖緩ISYS的商標申請,而ISYS在同一時間,也獲得臨時批准使用此商標。
Google在2010.2.曾試著採用Speedbook,搭配其Chrome OS硬體設備。然而卻在2010.12.突然宣布放棄Speedbook,進而企圖延長最後期限,以反對ISYS註冊ChromiumPC商標的申請。並於2011.5.致函給ISYS要求其停止使用ChromiumPC名稱。

Smart的看法
IT產業過去一直都是被WINTEL的架構所把持,雖然大家有所不滿,但仍只能接受。而Google這個以網路search engin起家的公司,在2009年推出以其瀏覽器為介面的Chrome OS後,已對原有的WINTEL架構產生衝擊,本次訴訟應只是一個開端,未來可能還會面臨更多由WINTEL所提起的訴訟。

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

商標授權

商標權人得就其註冊商標指定使用商品或服務之全部或一部指定地區為專屬或非專屬授權。
前項授權,非經商標專責機關登記者,不得對抗第三人。
授權登記後,商標權移轉者,其授權契約對受讓人仍繼續存在。
非專屬授權登記後,商標權人再為專屬授權登記者,在先之非專屬授權登記不受影響。
專屬被授權人在被授權範圍內,排除商標權人及第三人使用註冊商標。
商標權受侵害時,於專屬授權範圍內,專屬被授權人得以自己名義行使權利。但契約另有約定者,從其約定。

被授權人的權利
專屬被授權人得於被授權範圍內,再授權他人使用。但契約另有約定者,從其約定。
非專屬被授權人非經商標權人或專屬被授權人同意,不得再授權他人使用。
再授權,非經商標專責機關登記者,不得對抗第三人。

2011年6月28日 星期二

商標未按期繳費之復權

商標註冊申請案經審查無前條第一項規定之情形者,應予核准審定。
經核准審定之商標,申請人應於審定書送達後二個月內,繳納註冊費後,始予註冊公告,並發給商標註冊證;屆期未繳費者,不予註冊公告。
申請人非因故意,未於前項所定期限繳費者,得於繳費期限屆滿後六個月內,繳納二倍之註冊費後,由商標專責機關公告之。但影響第三人於此期間內申請註冊或取得商標權者,不得為之。

說明
1.如申請人出國或其他非故意事由,致未能遵守繳費期限,由於該等事由並不屬於「天災或不可歸責於己之事由」,是以,申請人無法依現行條文第九條第二項規定申請回復原狀,也無其他救濟方法以恢復其權利。
2.申請人非因故意而未能遵守前項期限,雖得申請復權,惟為維護權利之安定性,並避免因復權而發生混淆之商標並存之現象,若有第三人於此商標審定失效期間內,因信賴無在先商標之存在而申請註冊,或商標專責機關已核准他商標註冊者,即不宜核准其復權,爰以但書規定復權之限制。

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

商標不具識別性的態樣

商標有下列不具識別性情形之一,不得註冊:
一、僅由描述所指定商品或服務之品質、用途、原料、產地或相關特性之說明所構成者。
二、僅由所指定商品或服務之通用標章或名稱所構成者。
三、僅由其他不具識別性之標識所構成者。
有前項第一款或第三款規定之情形,如經申請人使用且在交易上已成為申請人商品或服務之識別標識者,不適用之。
商標圖樣中包含不具識別性部分,且有致商標權範圍產生疑義之虞,申請人應聲明該部分不在專用之列;未為不專用之聲明者,不得註冊。

2011年6月24日 星期五

商標權共有

二人以上欲共有一商標,應由全體具名提出申請,並得選定其中一人為代表人,為全體共有人為各項申請程序及收受相關文件。
未為前項選定代表人者,商標專責機關應以申請書所載第一順序申請人為應受送達人,並應將送達事項通知其他共有商標之申請人。

說明
為因應產業界需要,明訂一商標得由二人以上共有。

2011年6月23日 星期四

商標申請後的變更

商標註冊申請事項有下列錯誤時,得經申請或依職權更正之:
一、申請人名稱或地址之錯誤。
二、文字用語或繕寫之錯誤。
三、其他明顯之錯誤。
前項之申請更正,不得影響商標同一性或擴大指定使用商品或服務之範圍。

說明
在不影響商標同一性或擴大指定使用商品或服務範圍之條件下,申請人請求更正錯誤,實務上商標專責機關允許其更正。

2011年6月22日 星期三

商標申請後的變更

商標圖樣及其指定使用之商品或服務,申請後即不得變更。但指定使用商品或服務之減縮,或非就商標圖樣為實質變更者,不在此限。

說明
關於商標申請註冊後,商標圖樣是否准予變更,參酌各國審查實務,係以有無變更圖樣之實質內容加以判斷。
若係刪除圖樣上有使消費者誤認誤信其商品或服務性質、不具識別性或有說明意味之文字或記號,如有機、®或㊣等,不致改變原商標圖樣給予消費者識別來源之同一印象,非屬實質變更,可准予變更。

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

商標保護客體擴大

商標,指任何具有識別性之標識,得以文字、圖形、記號、顏色、立體形狀、動態、全像圖、聲音等,或其聯合式所組成。

說明
將現行條文以列舉方式規定由文字、圖形、記號、顏色、聲音、立體形狀或其聯合式所組成之商標為註冊保護之範圍。參酌商標法新加坡條約(STLT),國際間已開放各種非傳統商標得作為註冊保護之態樣,開放任何足以識別商品或服務來源之標識,皆能成為本法保護之客體,並例示商標得由文字、圖形、記號、顏色、立體形狀、動態(motion marks)、全像圖(hologram marks)、聲音等之標識,或其聯合式標識所組成,商標保護之客體不限於所例示之情形。

2011年6月20日 星期一

商標的使用

商標之使用,指為行銷之目的,而有下列情形之一,並足以使相關消費者認識其為商標:
一、將商標用於商品或其包裝容器。
二、持有、陳列、販賣、輸出或輸入前款之商品。
三、將商標用於與提供服務有關之物品。
四、將商標用於與商品或服務有關之商業文書或廣告。
前項各款情形,以數位影音、電子媒體、網路或其他媒介物方式為之者,亦同。

說明
1.商標之使用,可區分為商標權人為維持其權利所為之使用及他人侵害商標權之使用兩種樣態,二者之規範目的雖有不同,惟實質內涵皆應就交易過程中,其使用是否足以使消費者認識該商標加以判斷,故本次修法將其明定於總則,以資適用。
2.基於行銷之目的,若性質上得以數位影音、電子媒體、網路或其他媒介物方式為持有、陳列、販賣、輸出或輸入商品或服務者,亦屬商標使用之行為,故將列於第二項中。

2011年6月17日 星期五

商標法修訂案三讀通過

商標法修訂案在2011.5.31.經立法院三讀通過,由於本次修訂的輻度也很大,本報特別整理相關條文及說明資料,將陸續推出供讀者參考。

保護客體
商標權保護及申請註冊取得權利之客體,已明確定義包括商標權、證明標章權、團體標章權及團體商標權。

2011年6月16日 星期四

從可口可樂看營業秘密保護

◎魯明德 / 魯晏汝

壹、前言
  由於容器技術的進步,現在的飲料大多使用保特瓶做為容器,但可口可樂的玻璃曲線瓶包裝,在四、五年級生的記憶中,仍是在那時艱困環境裡,令人尤饒興味並洋溢滿足感的回憶。近年由於復古風盛行,坊間又可看到小瓶裝的曲線瓶包裝出現。
  可口可樂特殊吸引人的口味,是由藥劑師John Pemberton於1886年研發出來的;可口可樂公司於1892年成立後,擔心這個配方會落入他人手裡,於是將配方鎖在亞特蘭大(Atlanta)的太陽信託銀行(SunTrust Bank)的保險庫內,在將近125年的時間裡,均未遭到破解。不過,今(2011)年2月15日英國的報紙報導,可口可樂的配方早已被某網站宣稱破解,並將配方公布在網站上。據該網站表示:其實在1979年2月18日亞特蘭大市所發行的亞特蘭大憲法報(Atlanta Journal-Constitution)中的1篇文章附有1張照片,照片上是一本打開的筆記本,筆記本上記載的就是可口可樂的配方。
  雖然可口可樂公司在第一時間即澄清該配方並非可口可樂的配方,但是,網路上已流傳著這個配方。本文無意在此探討該配方的真偽,而是以此案例討論企業對於營業秘密應該如何管理。

貳、營業秘密的要件
  一般企業對於研發成果的保護,最常採取的做法是申請專利;但申請專利的技術必須要揭露,尤其是一些配方的組成成分與比例,一旦揭露了,競爭對手也會知道。如果不想讓競爭對手知道技術的細節,對於這些配方可採用營業秘密的方式加以保護。營業秘密係指:方法、技術、製程、配方、程式、設計或其他可用於生產、銷售或經營之資訊。由這個定義看來,並非只有高科技的技術才可稱為營業秘密,只要可用於生產、銷售或經營之資訊都適用於營業秘密的保護。
  營業秘密以其種類來分,可分為用於生產製造上的技術性秘密與用於商業上的非技術性秘密。在產品製程中的製造方法或是製造產品的配方等,都屬於技術性的營業秘密,而用於經營或銷售方面商業性的資訊,如行銷策略、市場資訊、定價資訊等,則屬於非技術性的營業秘密。較典型的例子諸如電視頻道的美食節目在報導藥燉排骨時,往往於最後關頭,業者常會說在湯頭中,還要再加入一種由多方中藥材所組合的調味包,而這個所謂中藥材的組合,業者是打死也不肯說的。這個中藥材的配方就像是可口可樂的配方一樣,不能告訴別人,也都是業者的營業秘密。
  企業若要將研發成果依營業秘密法加以保護,除了要合乎以上的定義外,還要符合以下的要件:
  一、非一般涉及該類資訊之人所知者。
  二、因其秘密性而具有實際或潛在之經濟價值者。
  三、所有人已採取合理之保密措施者。
  從以上的要件分析,不論是可口可樂的配方還是藥燉排骨所用的中藥材,都合乎前二項的要件。可口可樂的配方在產品出現125年後,還沒有人能開發出來;而藥燉排骨所用的中藥材,也是各家不同,顯見它們都不是一般從業者所知的資訊。而喝可口可樂的消費者及吃藥燉排骨的食客,也都是因為喜歡它們的獨特口味而消費的,可見這個秘密具有實際及潛在的經濟價值。營業秘密的前二個要件較易達成,第三個要件-所有人已採取合理之保密措施者,應該如何做呢?秘密一旦被揭露就不再是秘密了,也就失去了保護。

參、營業秘密保護作為
  由營業秘密的三個要件來看,合理的保密措施是決定營業秘密是否存在的一個重要關鍵,因此,可口可樂公司會把配方鎖在銀行的保險箱中,24小時有警衛看守,即使有人宣稱看到配方被公開,該公司也要極力否認。
  營業秘密的保護除了對員工教育訓練外,尚可從幾方面來做:
  一、門禁管制:公司內部人員進出辦公室或工作埸所,應建立一套完整的門禁管制規定,對於外人進入廠區,更應建立一套管制措施,以防無關人員利用工作之便,竊取公司的營業秘密。而目前隨身碟的容量都很大,照相手機也很方便,這些都可能是營業秘密洩漏的管道,所以現在很多高科技公司禁止這些資訊產品進入廠區,以杜絕營業秘密的洩漏。
  二、篩選營業秘密的內容:不能把每個文件都設成秘密,這樣秘密才能引起重視,否則到處都是秘密,就等於沒有秘密。為使營業秘密與非營業秘密有所區隔,避免員工在不知情之下而洩漏,公司應在營業秘密的載體上標明機密等級的警示字樣,如絕對機密、機密、限閱、Do Not Copy、Confidential、Trade Secret等。
  三、強化營業秘密儲存後之管理:營業秘密的存放得視公司的策略,可以存放在不同的部門,也可以統一存放在某一部門;不論採用那一種方式,保管部門都需要有隔離、保密的管理機制。當然,文件的影印、分發管制也很重要。
  四、完善的管制程序與規範:營業秘密經過篩選、儲存、存放後,也標示了警語,如果沒有一套管制程序,可能一樣會洩漏;這些管制規範包括製作規範、門禁規範、取得規範、傳送規範、設備規範、使用規範、揭露規範、採購規範、回收規範、銷毀規範、離職規範、懲處規範、告知規範、救濟規範及查核規範。

肆、結論
  大家常以為保密防諜已是一個過時的口號,其實撇開政治思維,企業本身對其研發成果的保護,不也是要防止競爭者來盜取嗎?美國甚至訂有經濟間諜法(Economic Espionage Act)來保護企業的營業秘密;我國目前雖無類似之法案,但有營業秘密法,業者可以考量將不適合揭露的技術,用營業秘密的方式加以保護。
本文引自2011.6.清流月刊

2011年6月15日 星期三

i4i vs Microsoft判決

i4i在2007.3.控告Microsoft在Word 2003和Word 2007中使用該公司擁有專利權的XML相關技術,美國地方和高等法院均判決微軟敗訴,需賠償i4i公司US$2.9億元、並停售含侵權技術的Word。 詳見:http://km-ip.blogspot.com/2010/04/word.html
最高法院在2011.6.9.做出裁決,判定Microsoft專利侵權罪名成立,必須向i4i支付US$2.9億元賠償金。

Microsoft的說法
本案的專利認定標準應採「證據優勢」(preponderance of evidence)原則,而非被告舉證責任程度較高的「清楚且令人確信的證明」(clear and convincing proof)原則,若根據證據優勢原則,i4i的專利權無效。

美國最高法院的判決
1.法院採用現行標準已30年,其間國會曾數度修正專利權法條,但從未考慮降低標準。根據專利法相關條款,被告必須拿出清楚且令人信服的證據來證明原告的專利無效。最高法院認為,本案使用的標準正確。
2.根據《1952年專利法》的相關條款是否應當要求被告方必須拿出明確且有說服力的證據來證明原告方的專利是無效的,最高法院認為現在也應該繼續堅持這一點。

2011年6月14日 星期二

三花 vs. 三樹














元亨公司以彰化某姓業者的三樹商標與三花太近似要求撤銷,智慧財產法院認為不會混淆,判決元亨敗訴。

元亨的說法
商標包括中文的三樹兩字、外文的「San Tree」及「St」圖樣所組成,屬於聯合式商標,但陳姓業者在襪子上卻僅繡上「St」圖樣,與三花(Sun Flower)的「Sf」商標相比,易使消費者混淆。
2.元亨的三花註冊時間比某業者早,且已是知名商標,某業者除違反商標法亦違反著作權法。

智慧局的見解
雖然兩商標的「S」設計略為相同,但三花是「f」、三樹是「t」,兩者仍然可以辨識。

智慧財產法院判夬
1.根據市面上三樹棉襪的包裝,認定三樹雖然在襪子上僅有「St」圖案,但襪子的包裝與吊牌都有三樹字樣或「San Tree」字樣,一般消費者購買襪子時都會先看吊牌。
2.因不會構成消費者混淆,而判決元亨公司敗訴。

2011年6月13日 星期一

Apple的與紅外線裝置互動的專利

杳據USPTO早期公開的專利發現Apple又申請了一個與紅外線裝置互動的專利,在相機系統中運用紅外線感應的設計,提供iOS裝置能透過內建攝影機有更進一步的互動功\能。

US20110128384
Title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CEIVING INFRARED DATA WITH A CAMERA DESIGNED TO DETECT IMAGES BASED ON VISIBLE LIGHT
Filing Date : 2009.12.2.
Publication Date : 2011.6.2.
Abstract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ceiving infrared data with a camera designed to detect images based on visible light are provided. A system can include a camera and image processing circuitry electrically coupled to the camera. The image processing circuitry can determine whether each image detected by the camera includes an infrared signal with encoded data. If the image processing circuitry determines that an image includes an infrared signal with encoded data, the circuitry may route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image (e.g., the infrared signal) to circuitry operative to decode the encoded data. If the image processing circuitry determines that an image does not include an infrared signal with encoded data, the circuitry may route the image to a display or storage. Images routed to the display or storage can then be used as individual pictures or frames in a video because those images do not include any effects of infrared light communications.

2011年6月10日 星期五

商標的先用與侵權

據報載台南市史姓男子沿用師傅的看板,打著石頭鄉的名號一賣就是20多年,2010年被人控告侵害商標,原告指稱在1997年時就將石頭鄉註冊,史姓男子拿出1994年的電影賭神,裏頭有拍到他攤位的畫面,結果獲判無罪。

Smart的看法
商標的目的在彰顯自己的商品或服務,本案為何會判無罪?商標法中對於已在使用而未註冊之商標,第30條第1項第3款俔定:在他人商標註冊申請日前,善意使用相同或近似之商標於同一或近似之商品或服務者,可不受他人商標權之效所拘束,本案之被告因提出電影所拍到的商標是在1994年,早於原告申請商標之1997年,合於第30條規定,但30條第1項第3款對此也有但書規定,即,行為雖不受商標權所拘束,但以原使用之商品或服務為限,且商標權人並得要求其附加適當區別標示。對於已使用商標而未註冊的業者而言,這是可以稍微保護自己的一個方法,但最重要的還是要把使用的商標去註冊才是上策。

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PayPal vs. Google

Google甫宣布將推出用智慧手機取代信用卡的Google錢包行動付款服務,eBay和PayPal 隨即於2011.5.26.在加州聖塔克拉拉高等法院對Google提出告訴,控告Google從PayPal挖走的兩名資深主管Stephanie Tilenius和Osama Bedier,,並指Stephanie Tilenius違反與公司的契約義務,在跳槽後挖角Osama Bedier,Osama Bedier則竊取公司的商業機密開發Google錢包等產品。

Google的手機錢包系統
Google的手機錢包服務把智慧型手機變成電子錢包,取代現金和信用卡,成為新一代的付款方式。
Google已與多家金融及電信公司包括花旗集團、萬事達卡、First Data和Sprint等合作,同時推出具有NFC功能的手機,以提供電子錢包的服務。

本報看法
本案PayPal及eBay的爭點在於營業秘密,由於Google自PayPal挖了二位重要的人物,而被認為有侵害商業機密之嫌,姑且不論Google當挖角的目的是不是為了這個目的,但本案告訴我們:企業在用人時,尤其是在挖角時,應特別注意他與前一公司之間對於營業密的相關約定,才不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而NFC手機的付款機制,未來可能會成為小額付款的主流,必定是兵家必爭之地,專利糾紛可能會層不出窮,值得持續注意。

2011年6月8日 星期三

瑞士專利新制起動

瑞士專利律師法(Patent Attorney Act)及專利律師條例(Patent Attorney Ordinance)將自2011.7.1.起生效實施,瑞士聯邦專利法院法將自2012.1.1.起生效實施,新的聯邦專利法院並將自2012年起運作。

專利律師
瑞士在2009.3.20.公布專利律師法,首次出現「專利律師」職稱。擬使用此一職稱者,必須通過專利律師考試,持有在科學或工程方面的大學學位及專業經驗。
專利律師執業前必須證明渠具備必要的專業資格,並向瑞士聯邦智慧財產局辦理登記。新的聯邦專利律師考試是由3個專利律師公會組成的考試委員會負責辦理。對於已經使用專利律師職稱執業者,給予2年的特別過渡期。

專利法院
瑞士於2009.3.20.公布聯邦專利法院法,創建國家特別法院,以取代瑞士目前由26個聯邦法院負責的專利訴訟一審工作,新的聯邦專利法院法官將具有法律和技術教育背景,新的聯邦專利法院擔任聯邦最高法院的一審法院,以提供發明有效的法律保護。

2011年6月7日 星期二

Tessera控DRAM廠侵權案敗訴

美國上訴法院於2011.5.24.針對美國Tessera公司控告台灣南亞科技、宏碁等業者侵權官司,做出判決,認定台廠並無侵權事實,不需支付Tessera任何專利金費用。
相關前案請看:http://km-ip.blogspot.com/2010/01/tesseradram.html

2011年6月3日 星期五

Apple的保護隱私專利

由於行動通訊的技術日益普及,人們已經習慣隨時可以上網工作或查詢資料...,因此,常常可以看到有人坐在街頭,全神貫注的盯著NB螢幕看。
當你低著頭認真工作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路人甲可能會看到你的公司機密資料?雖然目前市面上已推出螢幕保護貼,要在一定視角才能看的到螢幕內容。
Apple為此亦開發一個新技術,透過兩層面板材質來改變螢幕光線投射角度,讓使用視角可調整變窄,除了從正面直視才能清楚看見顯示內容,而無法從側面偷窺。

US20110116017
Title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LECTRONICALLY CONTROLLING THE VIEWING ANGLE OF A DISPLAY
Filng Date : 2009.11.19.
Application Date : 2011.5.19.
Abstract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lectronically controlling the viewing angle of a display using liquid crystal optical elements are provided. Each liquid crystal optical element may be associated with a respective scattering module and may selectively steer a device generated light beam to one of two or more scattering regions of its associated scattering module. When a scattering region receives a steered light beam, the steered light beam may be scattered into a viewing cone having at least one viewing angle defined by a characteristic of that scatter region. Each liquid crystal optical element may be made from one or more suitable 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that can be controlled electronically to vary the effective index of refraction of one or more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liquid crystal optical element, thereby steering incoming light towards a particular one of two or more scattering regions of an associated scattering module.

2011年6月1日 星期三

蔥油餅的專利

前二天上課時有同學問到:有人把蔥油餅申請專利,那我們以後是不是就不能做蔥油餅了?這果然是個好問題,記得去年在高科大上課,也有人問過我烤肉的專利。
其實不管是烤肉或蔥油餅,它能拿到專利,一定有其過人之處,不會因為給了它專利就讓市場上現有的商家就全關門了。
因此,為了這個問題,我就去智慧查了一下,先用蔥油餅在專利名稱裏去檢索,發現只有一個專利,但不是我們要的,接著用蔥餅做關鍵字再檢索一次,終於有發現了:它是一個新型專利,專利名稱叫做:蔥餅結構。

M372262
專利名稱:蔥餅結構
申請日:2009/07/27
公告日:2010/01/11
發明人:林主恩
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蔥餅結構,係包含有:一蔥餅本體,該蔥餅本體概呈一四方體,該蔥餅本體又包含有:一麵皮層以及一蔥花層,該蔥花層係設置在該麵皮層之表面上方,經過包摺後使得該麵皮層會因此包覆住該蔥花層;該麵皮層的結構上為一矩形的麵皮層,該蔥花層設置於該麵皮層的表面上方,並於該麵皮層的兩長邊各塗上一層黏著層,將該麵皮層的一短邊向內翻摺貼合,使得該短邊形成一個兩層麵皮層中間夾一個蔥花層的結構體,再將該麵皮層的兩長邊各向內翻摺貼合後,形成兩長邊的邊緣會互相接觸的結構體,並將該麵皮層的該短邊連續向內翻摺,使得該蔥餅本體概呈一四方體的結構,而由該蔥餅本體的側邊可看出該麵皮層會呈現至少三層之麵皮層相互堆疊的結構體。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蔥餅結構,其中該麵皮層的該短邊,在該麵皮層的該長邊的長度處向內翻摺貼合。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蔥餅結構,其中該麵皮層的該短邊連續向內翻摺的次數至少兩次。
4.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蔥餅結構,其中該黏著層可為一沙拉油層。

Smart的看法
答案揭曉,由圖中可以看出:它的結構果然跟我們一般習知的蔥油餅不同,所以,以前賣圓形蔥油餅的商家不用担心,可以繼續的賣下去囉!

2011年5月31日 星期二

Klausner Technologies vs. Alcatel-Lucent et. al.

Klausner Technologies於2011.5.10.向德州東部聯邦地院控告Alcatel-Lucent等25家手機通訊廠商及其子公司侵害其US5,572,576以及US5,283,818號專利。
系爭專利的主要技術在可視覺化語音郵件的相關技術,手機使用者可利用該項功\能更簡易便捷地使用語音信箱及查看郵件資料。

本案被告群
Alcatel-Lucent USA, Inc.
Alcatel-Lucent Holdings, Inc.
J2 Global Communications, Inc.
Mi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Mitel Networks, Inc.
NEC Corporation
NEC Corporation of America
PAETEC Communications, Inc.
PAETEC Corp.
PAETEC Holding Corp.
Primus Telecommunications, Inc.
Primus Telecommunications Group, Inc.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America, Inc.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America, LLC
ShoreTel, Inc.
Siemens Enterprise Communications, Inc.
Siemens Enterprise Communications GmBH & Co. KG
Toshiba Corporation
Toshiba American Information Systems, Inc.
Toshiba America, Inc.
Windstream Communications, Inc.
Windstream Corporation
XO Communications, Inc.
XO Communications, LLC

US5,572,576
Title :Telephone answering device linking displayed data with recorded audio message
Filing Date : 1994.3.15.
Issue Date : 1996.11.5.
Abstract :
A telephone answering device (TAD) which includes a means of intelligently organizing voice messages, associated entered codes such as personal IDs and home telephone numbers, and information stored in the memory of the TAD. These codes or numbers are decoded by means of the caller entering DTMF signals into the telephone which are recognized, recorded and processed by the TAD. When processed with codes and personal information previously entered into the device\'s memory, the TAD displays the identity of the callers for each message, thus providing a menu of choices, i.e., a list of callers. This enables the user to access messages in a selective manner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caller. The need to listen to the actual voice messages to determine the caller\'s identity and the need to listen to the messages sequentially or chronologically is obviated, saving both time and effort. Additionally, because the voice message is also linked to pre-stored additional data in the data base, when hearing a message, one also can view relevant associated information, such as a fax number, etc., that might not have been left in the audio message but might be important. A remote access device is also provided that allows the user to retrieve and display the callers\' identities and select a message to be played back from a remote location.

US5,283,818
Title : Telephone answering device linking displayed data with recorded audio message
Filing Date : 1992.3.31.
Issue Date : 1994.2.1.
Abstract :
A telephone answering device (TAD) which includes a means of intelligently organizing voice messages, associated entered codes such as personal IDs and home telephone numbers, and information stored in the memory of the TAD. These codes or numbers are decoded by means of the caller entering DTMF signals into the telephone which are recognized, recorded and processed by the TAD. When processed with codes and personal information previously entered into the device\'s memory, the TAD displays the identity of the callers for each message, thus providing a menu of choices, i.e., a list of callers. This enables the user to access messages in a selective manner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caller. The need to listen to the actual voice messages to determine the caller\'s identity and the need to listen to the messages sequentially or chronologically is obviated, saving both time and effort. Additionally, because the voice message is also linked to pre-stored additional data in the data base, when hearing a message, one also can view relevant associated information, such as a fax number, etc., that might not have been left in the audio message but might be important.

2011年5月30日 星期一

Sky Technologies vs.Microsoft et. al.

Sky Technologies於2011.5.21.在麻薩諸塞州聯邦地院控告Microsoft等13家軟體系統研發廠商侵害其專利,系爭專利主要技術在企業管理軟體的相關技術,包含供應鏈管理、客戶關係管理以及產品品質管理等範疇。
系爭專利在2007年及2010年都曾分別控告過SAP及HP等公司,並陸續和解。

系爭專利
US6,141,653
US6,336,105
US6,338,050
US7,162,458
US7,149,724
US6,332,135
US7,194,442
US7,222,109

Smart的看法
SKY以往的訴訟都是以和解收場,印證專利訴訟的本質還是在以戰逼和,本案的發展是否依然如此,值得後續觀察。

2011年5月27日 星期五

Walker Digital的訴訟策略

以往的專利訴訟案,都是以專利權人所生產具有專利的產品被侵害為主要訴求,近年來發出一個結合專利訴訟與專利權競標的新營運模式(business model),提起訴訟的公司當然一定有專利,但專利可能不是自己研發的,而是買來的,也不一定自己實施該專利,而是利用訴訟迫使侵權者付出權利金。
Walker Digital LLC就是這樣的公司,它成立於1994年,是Priceline.com網站創辦人Jay Walker所設立的智慧財產權中心,擁有網路相關技術專利400多件,公司旗下也擁有多家子公司來負責各項業務,2009.10.首次以原告身分對Microsoft及HP提出告訴。
自2011.4.11.起又陸續發動20多件專利侵權訴訟案,被告對象及專利內容包羅萬象,系爭專利30多項,被告企業超過百家,全部案件都由德拉瓦州聯邦地院負責審理調查。
以下藉由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所整理的訴訟資料,說明該公司的幾個訴訟案。

Walker Digital LLC v. American Airlines, Inc. et. al.
Walker Digital以US6,138,105以及US6,601,036號專利控告American Airlines等11家公司專利侵權,系爭專利涉及購物系統的商品統整技術,當消費者於網站上購買多樣商品時,系統可將所有物品結合成一個整體包裝(Package)銷售,並提供諸如根據販售規則予以折扣計算的功能等等,方便消費者使用。
本案的被告群有:
•American Airlines, Inc.
•Amazon.Com Inc.
•Best Buy Co. Inc.
•BestBuy.com LLC
•BBY Solutions Inc.
•Dell Inc.
•Delta Air Lines Inc.
•Expedia Inc.
•Hewlett-Packard Company
•Sony Electronics Inc
•Wall-Mart Stores Inc.

Walker Digital LLC v. Apple Inc. et. al.
本案Walker Digital LLC以US6,199,014號專利控告Apple等12家公司侵害專利,其技術係透過照片或圖片等視覺線索,讓使用者在電子地圖或GPS衛星導航上可以更快速、便捷地規畫行駛路線,也就是所謂的相片導航模式。
本案的被告群有:
•Apple Inc.
•BMW of North America LLC
•Google Inc.
•MapQuest Inc.
•Mio Technology USA
•Tom Tom Inc.
•TeleNav Inc.
•Blusens Technology S.C.
•NDrive Inc.
•Navman Wireless Holdings LP
•Microsoft Corp.
•Samsung Electronics USA Inc.

Walker Digital LLC v. Google Inc. et. al.
本案Walker Digital LLC以US7,801,802號專利控告Google等3家公司侵害專利,其技術為拍賣系統的投標時間設定功能,也就是賦予投標者自行設定下一次投標金額以及時間點的技術。
本案的被告群有:
•Google Inc.
•Yahoo! Inc.
•Microsoft Corporation

Smart的看法
Non-Practicing Entities是新興的IP經營模式,目前看來褒貶不一,然而,可能還有一段時間,它都會是影響IP發展的一個因素,未來會持續關切本議題。

2011年5月25日 星期三

智慧局將簡化主張美國優先權之證明文件提出方式

智慧局將簡化主張美國優先權之證明文件提出方式,自2011.7.1.起優先權證明文件以美國專利商標局發給之光碟片提出者,毋須再列印全份優先權證明文件,僅須檢送該光碟片,並附送列印該優先權案件基本資料之相關頁及其中譯本一式2份即可。

2011年5月24日 星期二

大陸修訂專利行政執行辦法

根據旺報的報導,大陸修訂專利行政執行辦法,由於大陸的專利法規對於專利侵權案件的處理採取雙軌制,除法院之外,政府的管理專利部門也有調查、排除侵害及施以行政處罰的權限,而專利行政執行辦法即是在規範管理專利部門處理專利侵權案件的細節。

修訂重點
1.各省及直轄市政府管理專利部門對跨省的或是執法遇疑難的專利侵權案件,可請求國家知識產權局協調、查處或支持
2.各省及直轄市政府管理專利部門可委託市縣級政府查處專利侵權案件
3.管理專利部門處理專利侵權案件,應自立案日起四個月內結案;處理專利假冒案件,應自立案日起一個月內結案
4.管理專利部門查封、扣押假冒產品,應經部門負責人批准,並向當事人出具通知書;如案件情節複雜或欲給較重處罰,應經部門負責人集體討論通過
5.專利侵權案件的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部分證據的,可請求管理專利部門調查取證

2011年5月23日 星期一

Microsoft的桌面可能有重大改變

由Microsoft所申請的專利可以發現:Microsoft的windows作業系統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戲劇性的改變。
Micrsoft曾經在視窗作業系統上落後Apple,這一次看來他可以報仇了,從他獲准的專利上看來,windows已經進化成一個虛擬實境的room,使用者打開房門,同時可走入room前後左右移動,同時視角似乎也能跟著改變,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見US7921376號專利。

US7921376
Titl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three-dimensional task gallery computer interface
Filing Date : 2009.3.27.
Issue date : 2011.4.5
Abstract :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three-dimensional user interface for a computer system that allows a user to combine and store a group of windows as a task. The image of each task can be positioned within a three-dimensional environment such that the user may utilize spatial memory in order remember where a particular task is located.

2011年5月20日 星期五

商標法修正案立院通過審查

商標法修正草案於2011.5.9.順利完成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二次審查會,其施行日期將由行政院另定之。

本次修正重點
1.擴大商標註冊保護客體。例如動態、全像圖等新型態商標。。
2.明定商標之各種使用行為態樣。
3.避免商標權人因遲誤繳納第二期註冊費,廢除註冊費分二期繳納之制度。
4.修正商標權人同意他人並存申請註冊,若有顯屬不當之情形時,後申請商標仍不得註冊。
5.增訂非因故意未能遵守註冊費繳納期間之復權規定。
6.增訂申請評定或廢止他人註冊商標,主張在後申請的商標,或變換加附記使用的商標,與其註冊滿3年之商標構成相同或近似,而有使相關消費者混淆誤認之虞者,須舉證有使用事實等規定。
7.明定「損害賠償」須以行為人主觀上有故意或過失為必要;刪除最低損害賠償的五百倍底限規定;另為適度免除商標權人舉證其損害數額之負擔,增訂得以合理授權金額作為損害賠償數額。
8.明定僅須「可能」有致著名商標之識別性或信譽減損者,即視為侵權行為,以加強著名商標之保護;另為避免造成權利濫用之問題,刪除以他人「註冊商標」作為自己公司名稱、商號名稱、網域名稱等視為侵權之規定。
9.明定海關依職權查扣之法據;並增訂為調查侵權或提起訴訟必要,海關得提供權利人侵權貨物資訊或由商標權人提供擔保金申請調借貨樣,進行侵權認定等規定。
10.明定產地證明標章及產地團體商標等相關規定,另增訂直接及間接侵害證明標章權的刑罰規定。

2011年5月18日 星期三

Orinda IP控告50家廠商藍光侵權

Orinda Intellectual Properties USA Holding Group, Inc.(Orinda IP)於2011.4.25.向北加州地方法院遞狀控訴東芝、三星、樂金等50家廠商涉嫌侵犯該公司一項藍光儲存(Blu-ray)與播放裝置專利,並聲請禁制令,同時還將尋求損害賠償。
Orinda IP係NPE,擁有專利但不一定自己實施,本案的系爭專利原始專利權屬南韓現代電子(Hyundai Electronics Industries Co., Ltd)公司,經多次轉移運用,於2010.8.轉入Orinda IP公司。

本案被告群
Denon Electronics (USA), LLC
Dell, Inc.
Toshiba America Information Systems, Inc.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
Yamaha Corporation of America
JVC Americas Corporation
AudioVox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Onkyo USA Corporation
Audiovox Corporation
Asus Computer International, Inc.
Marantz America, Inc.
MSI Computer Corporation
Audio Partnership PLC
Pioneer Corporation
D&M Holdings Inc.
Cambridge Audio Ltd.
Asustek Computer Inc.
Micro-Star International Company, Ltd.
Lenovo Inc.
Yamaha Corporation
Best Buy Purchasing, LLC
Panasonic Corporation of North America
Panasonic Corporation
Best Buy Co., Inc.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onics N.V.
Yamaha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USA
D&M Holdings US Inc.
Philips Electronics North America Corporation
Sharp Corporation
Toshiba Corporation
NAD 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Sharp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Toshiba America, Inc.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LG Electronics Inc
Samsung Electronics America, Inc.
NAD Electronics of America
Funai Corporation, Inc.
Onkyo Corporation
LG Electronics U.S.A., Inc.
Vizio, Inc.
Viewsonic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Viewsonic Corporation
Hewlett-Packard Company
OPPO Digital, Inc.
Lite-On It Americas, Inc.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ioneer Electronics (USA) Inc.
Lite-On It Corporation
JVC Kenwood Holdings, Inc.

US5,438,560
Title: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reproducing optical information and optical disk-shaped recording medium
Filing date:1993.10.21
Issue date:1995.8.1.
Abstract
An optical disk-shaped recording medium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racks, the tracks constituting blocks in the unit of a predetermined number, each of the blocks being provided with a data region and a first mapping region, a second mapping region being further provided on a center one of the entire tracks, each of the first mapping regions including mapping sectors and replacement sectors, the second mapping region including; a mapping information recording region and a replacement sector region for the first mapping regions of the whole of the blocks, the mapping sectors of each of the first mapping regions recording mapping information about bad sectors of the corresponding block thereon, the replacement sectors of each of the first mapping regions being replaced for the bad sectors of the corresponding block, and an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recording/reproducing optical information using the optical disk-shaped recording medium.

2011年5月17日 星期二

Insight of Apple vs. Samsung

Apple大陣仗的拿10件專利來控告Samsung侵害,而amsung也不甘示弱的在1週內就備好10件專利反擊,接下來我們從技術面跟市場面來討論二造的意圖。

市場面
近年手機市場大洗盤,尤其是智慧型手機推出之後,老牌手機廠紛紛不支倒地,韓系手機廠成為新興的黑馬,如LG、Samsung。
2010年Samsung手機出貨量達到2.8億支,預估2011年的出貨目標將超過3億支。而這次被Apple列為目標的GALAXY S i9000 智慧型手機,於2011.1.6.已售出超過1000萬支,已是市場的佼佼者,因此,成為Apple的頭號假想敵應不意外。

技術面
Samsung的智慧型手機採用Google的Android作業系統,而Apple的iPhone與iPad搭載的作業系統iOS則均由其自行開發,在OS上,二家看似是各自開發、互不干擾。
但在硬體上,Samsung的智慧型手機所需的零組件,從手機晶片到小尺寸面板、面板背光模組、LED 晶粒、記憶體全部可由集團自行生產,甚至Apple的A5晶片也是由Samsung所供應,尤其是 AMOLED 。

Smart的看法
從市場面來看,Apple會對Samsung提告,是可以預期的,因為Galaxy已對iPhone造成威脅,不過,這還有一石二鳥的效果,因為Galaxy用的是Android系統,受到影響到還有Google。
在技術面上,Samsung不但系統整合能力強,而且其A5的技術,又能卡住Apple,雖然Apple己將A5的生產逐漸轉給TSMC,但還是受制於Samsung,藉由訴訟可教訓Samsung,避免被Samsung綁死。

2011年5月16日 星期一

Apple vs. Samsang Part 2

Samsung在被Apple控告專利侵權後,隨即於2011.4.21.分別在南韓首爾、日本、德國等法院控告Apple侵害其專利。
後又於2011.4.27.在加州北部地方法院控告Apple侵害其10專利,大多為手機通訊的核心技術。

系爭專利
US7,675,941:資料封包傳輸預測資料長度技術
US7,362,867:UMTS(通用移動通訊系統)產生預先編碼的技術
US7,447,516:改善手機互相傳送檔案與簡訊的技術
US7,200,792:HSDPA(高速資料封包存取)的符號對印技術
US7,386,001:CDMA(分碼多重存取)中頻道編碼以及多路複用技術(Multiplexing)
US7,050,410:通訊系統中速率比對的多路復用以及反解譯(Demultiplexing)技術
US6,928,604:雙重加速編碼/解譯應用於處理QOS的框架訊息
US6,292,179:能夠從軌跡辨識出拼字的虛擬鍵盤
US7,009,626:能夠產生虛擬的圖形資訊以及數位的檔案處理技術
US7,069,055:顯示出世界時間的技術

2011年5月12日 星期四

Apple vs. Samsang Part 1

Apple於2011.4.15.向加州北部地方法院控告Samsung的手持智慧型裝置涉嫌抄襲了該公司的產品設計,其中Galaxy系列的手持式智慧型裝置更是在外型以及軟體介面上,涉嫌抄襲了許\\\多其獨特的產品技術。

系爭專利
USD627790: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a display screen or portion thereof
USD618677:Electronic device
USD602016:Electronic device
US7863533:Cantilevered push button having multiple contacts and fulcrums
US7853891: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a window for a user interface
US7844915: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 for scrolling operations
US7812828 :Ellipse fitting for multi-touch surfaces
US7669134: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information during an instant messaging session
US7469381 :List scrolling and document translation, scaling, and rotation on a touch-screen display
US6493002: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and accessing control and status information in a computer system

2011年5月11日 星期三

ELAN vs. Apple案ITC初步裁定結果出爐

義隆電子於2010.3.向ITC控訴Apple所銷售具有多點觸控偵測的觸控板或觸控屏產品,包含iPhone、iPod Touch及MacBook筆電等產品侵害義隆電子所擁有的美國第5,875,352號專
利(簡稱352專利),要求ITC簽發排除命令禁
止被控的蘋果產品進口至美國。詳見:http://km-ip.blogspot.com/2010/04/elan-vs-apple-part-ii.html
ITC於2011.4.30.的初步及建議的裁定,認為ELAN未能證明被控的Apple產品侵害其美國
第5,825,352號專利。同時亦初步裁定ELAN未能證明其在美國具有國內產業,所以未構成ITC管轄此案所需的國內產業條件。
對Apple,ITC初步裁定也判決Apple無法證明
ELAN所主張的專利權利請求項無效。
全案還是得移交 ITC 高層來做最終的決定,相關的結果預計會在2011.8.公布。

2011年5月10日 星期二

EPO與Google合作翻譯專利文件

EPO與Google於2011.3.24.簽署長期合作機器翻譯的協議,EPO將使用Google的翻譯技術,在其網站上將專利文獻翻譯成28種歐洲語言,以及譯成中文、日文、韓文和俄文。
EPO同時亦將整個經過翻譯的專利語料庫提供給Google,使Google能針對專利所使用的特定語言優化其機器翻譯技術。

Smart的看法
EPO的做法將使世界各國專利技術更容易交流,未來發明人或專利權人想獲得別人的專利資訊將更容易,對整體產業具有正面助益。

2011年5月6日 星期五

iPhone外觀申請商標敗訴

Apple於2009.7.以iPhone手機正面外觀圖樣向智慧財產局申請商標註冊商標,智財局以一般消費者通常不會把此按鈕當成識別,且功\能圖示排列與其他手機雷同為由予以核駁。
經提起行政訴訟,智慧財產法院仍認為,以手機正面外觀當商標,並不具識別商品的作用,判其敗訴。

智慧局的見解
此商標是行動數位電子器具的外型,及螢幕呈現的功\能圖示,消費者無從辨示商品來源。

Apple的說法
該公司申請的商標,圓形凹槽是產品強調簡潔的設計和首創技術,整個手機面版上僅放置一個按鈕,市面上沒有任何手機的正面有此設計。

智慧財產法院的判決
1.Apple雖然在美國、加拿大、歐盟和日本都獲商標註冊,但各國審查標準不同。
2.世界上生產智慧型手機主要產地大陸、韓國、芬蘭和台灣等,都尚未准許\Apple以iPhone正面外觀註冊為商標。
3.許\多國際知名電子廠商也推出外觀類似的智慧型手機,強調大螢幕、鈍角、超薄、少按鍵的手機,已不限只有iPhone。

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

「上蓋青、上蓋順」商標註冊失敗

台灣菸酒公司以「上蓋青、上蓋順」為台啤商標,向經濟部智慧產局申請商標註冊,但智慧財產局審查後認為此商標無法讓消費者清楚和其他商品有所區別,因而被核駁。經訴願後於2010.9.提起行政訴訟,智慧財產法院仍判其敗訴。

台灣菸酒公司的說法
1.「上蓋青、上蓋順」商標是該公司獨創,具有台灣鄉土氣息;該公司自1999年起所生產的啤酒,即定位以「上青」為特色,標榜本地生產的啤酒比進口的新鮮,認為以閩南語的「有青」最為傳神。
2.「上蓋青、上蓋\順」經歌手伍佰代言並在電視和平面媒體廣告後,成為廣為周知,具極高獨創性的商標,有讓消費者一看便知的顯著識別效果,易於喚起消費者選擇購買,與一般廣告行銷用語不同。

智慧財產法院判決
「上蓋青、上蓋\順」以閩南語發音,易令人直接聯想形容最新鮮、最順口之意;雖然台灣菸酒公司提出歌手伍佰代言,和在電視和平面廣告大量促銷下,「上蓋青、上蓋\順」已成為獨特且具有識別性商標。
但實際上「上蓋青、上蓋順」僅是形容啤酒最新鮮、最順口的廣告行銷用語,並不足以使消費者認為這個商標就等於是台啤,商標不具識別性。

2011年5月4日 星期三

Barbie vs. Bratz

MGA在2001.6.推出Bratz娃娃,年營收超過US$10億元,搶占了Mattel的Barbie娃娃的市占率。
Mattel於是控告Bratz娃娃的母公司MGA侵權,本案於2008年首次審判,由Mattel勝訴,MGA被判需支付US$1億元損害賠償,並將Bratz系統轉給Mattel,自己不得再製造或出售Bratz。
本案在二審時有戲劇性的改變,2011.4.21.陪審團認定Mattel敗訴,須支付MGA公司US$8800萬元的侵害營業秘密損害賠償金,再加上懲罰性賠償。

Mattel的主張
Bratz的設計者曾設計Barbie娃娃,1999年雙方合作時產生Bratz的構想,並把構想帶到MGA,違反他和Mattel的雇用條件。因而認為MGA竊取其商業機密,剽竊Barbie娃娃的設計創意,並主張擁有Bratz的著作權。

陪審團的意見
陪審團除了認定MGA沒有竊取Mattel的商業機密,更反過來認定Mattel才是為了官司,惡意竊取MGA商業機密的一方,包括派人使用偽造的識別證進入MGA,未經授權拍攝產品。

Smart的看法

據報載Mattel在本案已花US$4億的訴訟費,未來除需支付損害賠償外,如果法官認為應該加上懲罰性賠償,可能要付更多錢。
相對的,MGA也花了US$1.7億元的訴訟費,但是他的年營業額已從US$8億跌到US$8000萬元,即使官司勝訴、榮景亦不再。
由報上所刊載的客項數字可以發現智財權官司真的很花錢,所以很多公司的訴訟策略都是以戰逼和,尤其是一些NPE,有關於NPE的經營模式與策略將另外再做探討。

2011年5月3日 星期二

Apple的微投影技術

據USPTO所公開的專利申請案中,可以發現Apple正在申請了一個可裝置在電腦內的複合式光源的投影設備。

US20110075055
Title : DISPLAY SYSTEM HAVING COHERENT AND INCOHERENT LIGHT SOURCES
Filing Date : 2009.12.30.
Application Date : 2011.3.31.
Abstract :
Embodiments are disclosed that allow light display systems, such as projectors, to be manufactured having lower power consumption, reduced speckling, and/or that are less expensive than conventional light projectors. In some embodiments, may include an incoherent light source and a coherent light source operating in concert with one another to produce a combined light beam that has similar wavelength contributions from the incoherent and coherent light sources.

Smart的看法
Apple的創意不斷的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而這個裝置的實現,未來不但可以裝在NB上當做微投影機用,若能小型化,可能還可以放到iPhone、iPad...等Apple家族的i系列產品上,就像手機都有照相功\能一樣,會讓人們的方便性增加,但對相關產業的衝擊應該不小!

2011年4月29日 星期五

AUO與Sharp專利訴訟如預期的和解收場

Sharp於2011.1.以7項面板專利同時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和德拉瓦州地方法院提起訴訟,要求AUO損失賠償及禁止面板輸美。同時,因為使用AUO疑似侵權面板的客戶也連帶被告,包括:明基、海爾、樂金、三洋、TCL、TTE及Vizio等,報導見:http://km-ip.blogspot.com/2011/02/sharp-vs-auo.html
本案最後二造如預期的於2011.4.15.簽署專利交互授權合約,雙方各自同意彼此授權其所擁有的特定專利,雙方在簽署專利交互授權合約後將各自撤銷先前針對對方所提出之所有訴訟。

2011年4月28日 星期四

智慧局修正「專利審查第二篇第六章」

智慧局公布修正「專利審查基準第二篇第六章『2.更正』」,並自2011,5.1.起生效,本次修正重點如下:

一、放寬更正事項之判斷基準
本次修正進一步放寬下列更正態樣:
1.將二段式撰寫形式之請求項改寫為不分段
2.將不分段撰寫形式之請求項改寫為二段式
3.將二段式撰寫形式請求項之前言部分之部分技術特徵改載入特徵部分,皆屬不明瞭記載之釋明,且未實質擴大或變更申請專利範圍

二、放寬實質變更申請專利範圍之判斷基準
本次修正放寬更正前申請專利範圍所載技術特徵(如元件A)引進其進一步界定之技術特徵(如元件A係由元件a1+a2所組成),若未改變更正前申請專利之發明的產業利用領域或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則不構成實質變更申請專利範圍。
另將請求項以手段功\能用語或步驟功\能用語表示之技術特徵,更正為發明說明中所敘述對應於該功\能之結構、材料或動作。

2011年4月27日 星期三

Cree與Osram專利交互授權

據報載美國LED國際大廠Cree與德國LED大廠Osram簽署全面性的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協議涵蓋\雙方在藍光LED晶片的技術、白光LED、螢光粉、封裝、LED燈泡燈具,以及LED照明控制系統等領域的專利。

Smart的看法
目前國際5大LED廠商包含Toyoda Gosei、Nichia、Cree、Osram及Lumileds雖均有其自行研發的技術,但,技術很難說沒有侵權的可能,大廠間的交互授權,避免自己的下游客戶遭到專利侵害訴訟的干擾,同時亦可能藉由專利授權提升自己的技術,造成大者恒大、強者恒強的競爭態勢,國內廠商若研發能力不夠,很容易變成大廠的砍殺對象,甚至可能被邊緣化,這是值得深思的!

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

JUVENIA vs. JUVGET


瑞士名表尊皇表「JUVENIA」的代理商尊皇公司,認為李○○註冊的手表品牌「JUVGET」文字商標與其太過近似,向經濟部智財局申請撤銷「JUVGET」商標獲准。李○○提起行政訴訟後,智財法院判決李○○敗訴






被告的說法
JUVGET與JUVENIA商標字串長短不同、讀音有別,不會混淆,他們早在9年前就對外以尊爵表名義販售手表,而瑞士尊皇表「在瑞士鐘表商品中,充其量僅屬二、三線的冷門品牌」,並非著名商標。













智慧財產法院判決
1.李姓業者是台灣廠商,卻以瑞士百年老廠、SWISS、瑞士知名品牌等字樣對外宣傳行銷,質疑李○○註冊「JUVGET」不是出於善意。
2.根據瑞士尊皇表代理商所提出的相關資料,認定李○○的尊爵表商標,確實會與瑞士尊皇表造成混淆。
3.因此判決李○○敗訴。

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

Apple的新技術

電子紙主要是仿效墨水在紙上的呈現效果,它強調能提供穩定的畫面、有更大的可視角、可在陽光下閱\讀,不容易造成眼睛的疲倦,因而成為目前電子書的螢幕。
但iPad為什麼不用電子紙的技術,而仍然使用LCD螢幕?因為閱\讀只是iPad的其中一個功\能,娛樂性的遊戲、影片仍然需要LCD的優勢來呈現。
雖然目前iPad還在用LCD,但從長遠來看,Apple還是希望能把電子紙的技術用在iPad的閱\讀功\能上,這可從它的專利上看出端倪。
從USPTO公開的專利中可以看出:Apple申請了一個可以切換這兩種模式的智慧型顯示技術,使用者可以透過軟體來切換使用的螢幕顯示器,甚至設定條件讓系統自行在不同文件或是情況下自動切換。

US20110080417
Title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WITCHING BETWEEN AN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AND A VIDEO DISPLAY
Filing Date : 2009.10.1.
Application Date : 2011.4.7.
Abstract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witching between an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and a video display are provided. Control circuitry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can analyze visual content to determine one or more features of the visual content. For example, the control circuitry can analyze visual content to determine the rate of change and/or color composition of the visual content. Based on the one or more features, the control circuitry can selectively enable the device\'s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or the device\'s video display.

Smart的看法
Apple的創新與改善,是一般公司所難以項背的,這也是它為何能在市場上屹立不搖的原因,創新是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由專利的發展不但可驗證企業的競爭力外,也可看出它的研發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iPad就會推出這款智慧型螢幕。

2011年4月22日 星期五

JUMP vs. JUMPMAN23

百慕達商耐克國際公司,以飛人「JUMPMAN」和Jordan球衣背號23號組合的「JUMPMAN23」為商標,申請商標註冊未獲准,轉向智慧財產法院提行政訴訟。
智朌法院認為認為,台灣本土品牌將門「JUMP」商標比耐克公司註冊早、商標相似,因此,判耐克公司敗訴。此案仍可上訴。

耐克的說法
1.「JUMPMAN23」商標,是由「JUMPMAN」及NBA球星Michael Jordan在芝加哥公牛隊時球衣背號組成;1984年至1995年間,Jordan被稱JUMPMAN,而Jordan背號是23,「JUMPMAN23」成為愛好籃球者所認知的Jordan代名詞。
2.「JUMPMAN」飛人圖是以Jordan跳躍動作照片作為輪廓繪製而成,該公司25年前起用來推廣與Jordan有關的商品「Air Jordan」籃球鞋等;「JUMPMAN」商標已和「Michael Jordan」或「Air Jordan」齊名,成為世所周知的商標。
3.該商標與國內將門「JUMP」商標,在澳洲、香港、美國已併存註冊,顯見「JUMPMAN」與「JUMP」非屬近似商標。

智慧財產法院判決
1.旅東公司自1982年即陸續以「JUMP」文字系列圖樣取得多件商標註冊,申請註冊時間比百慕達商耐克公司早;且長期在國內媒體刊登廣告,商品於全台賣場和百貨公司均有販售,已廣為知悉。
2.百慕達商耐克公司未提出「JUMPMAN23」在國內使用資料,也無從證明「JUMPMAN23」商標被國內消費者熟悉;且「JUMPMAN23」和將門「JUMP」商標近似度高,會使消費者誤認為同一家公司的商品。
3.因此,駁回百慕達商耐克公司之訴。

2011年4月21日 星期四

撤回發明專利申請案退還實體審查費

由於智慧局受限於專利審查人力不足,專利審查期間甚久,很多發明人往往等不及審查結果,技術可能已經過時,此時能不能獲得專利都不重要了。
大部分的發明人都不知道在放棄專利申請案後,可以退回實體審查費,專利規費收費準則第2條之1明定,發明專利申請案申請人於智慧局發給第一次審查意見通知書前撤回申請案者,得申請退還申請實體審查費。
所以,發明人如果整體考量專利申請案已無申請入要時,可以撤回申請案並退回實體審查費,對經濟也是不無小補的!

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AUDI商標案敗訴

AUDI於2009.8.以「Vorsprung durch Technik 」,向智財局申請做為車輛與皮包類的商標,但智財局認為該德文不具識別性,因此駁回。
AUDI提起行政訴訟,智財法院仍判決敗訴。

AUDI說法
1.「Vorsprung durch Technik 」商標是奧迪獨創,藉以凸顯德國車以科技領先,且國人不熟悉德文,一般消費者難以望文生義,因此應具有辨識性;而且歐盟法院2010年初也做出判決,認為該商標具有先天識別性。
2.該公司從1971年就使用「Vorsprung durch Technik」品牌,藉以表彰公司的核心價值;台灣部分則從2008年開始使用,並投入大筆廣告行銷費用,已經成為知名品牌,且在世界智財組織及歐美多國也已註冊。

智慧局的見解
1.「Vorsprung durch Technik」商標翻成英文有「以科技領先」之意,以此註冊為商標,會讓消費者認為僅是標榜商品功\能的宣傳用語。
2.AUDI在國外使用該商標時,也都搭配其傳統的四圓圈商標,在台並幾無單獨使用做為宣傳。

智慧財產法院判決
縱使國人不熟悉德文,必須透過查字典等方式才能知道該商標意義,但根據商標識別性審查基準,外國文字之含意若為指定商品或服務的相關說明者,則不具識別性。因此,判決AUDI敗訴。

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

專利法修法動態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於2011.4.6.完成專利法修正草案審查,修正後條文共計162條(修正108條,增訂39條,刪除15條)。

本次修正重點
1.開放動植物為准予發明專利之標的,並增訂農民留種自用免責、權利耗盡及與植物品種權交互強制授權等配套規定。
2.增訂非因故意未於申請時主張優先權,及未依時繳納專利年費致失權者,准其申請回復權利之機制。
3.刪除申請人主動申請修正之時間限制,及放寬發明專利申請案得於初審核准審定後30日內申請分割。
4.修正醫藥品或農藥品之專利權期間延長相關規定。
5.增訂並修正專利權效力不及之事項,如非出於商業目的之未公開行為、以取得國內外藥物上市許\可為目的之必要行為及明確採行國際耗盡原則等。
6.修正強制授權之事由及核定補償金之規定。
7.修正專利舉發制度,如廢除依職權審查、得就部分請求項提起舉發、舉發案及更正案之合併審查及合併審定等。
8.明定專利侵權之主觀要件、修正損害賠償之計算方式及專利標示規定。
9.增訂同人同日分別申請發明專利及新型專利之規定及明定新型專利之更正採形式審查。
10.開放部分設計、電腦圖像及圖形化使用者介面(Icons & GUI)設計、成組物品設計,並增訂衍生設計制度。

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

100年智慧財產人員能力認證開始報名

本年度智慧財產人員能力認證考試於2011.4.20.至6.20.受理報名、7.30.至7.31.舉行考試,簡章及報名請見:http://www.tipa.org.tw/certify/p2-statement.asp
考試類別及科目如下:

專利技術工程類
1.專利法規
2.專利說明書撰實作
3.專利審查基準及實務

專利程序控管類
1.專利法規
2.專利程序審查及專利權管理

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

TI購併NS

Texas Instruments(TI)於2011.4.4.宣佈已簽署最終協議,將以US$25/股,約US$65億元現金價格,收購競爭對手National Semiconductor(NS)。
TI目前約有3萬種的類比IC產品,NS約有1萬2000種類比IC產品,併購後TI將成為全球第3大半導體廠,在標準型類比IC之市占率將接近20%,通用類比IC 的市佔率更將近30%。

市場的看法
TI與NS的併購案公開後,市場研調機構看法不一。
Gartner:
TI與NS的產品線有不少重疊之處,兩家公司的結合將可提供TI快速成長的機會,不過恐怕無法為TI帶來自家沒有的新產品線,在人才與優勢方面會有互補作用。
Databeans:
兩家公司的產品有不少重疊,但實質的效果在於,他們將結合並擴大彼此的客戶群,讓TI有機會進軍工業應用市場,這樁收購案的主要誘因,是雙方客戶群的結合與NS的銷售團隊。
IHS iSuppli:
收購案將特別讓TI在穩壓器領域稱霸。TI在2010年是穩壓器IC市場龍頭,相關業務營收17億美元,市佔率18.1%,NS則是全球第三大的穩壓器IC供應商,市佔率15.2%。兩家公司的結合,將讓TI的穩壓器IC業務達到24億美元規模,市佔率26.5%。

2011年4月14日 星期四

Google購買Nortel專利

加拿大知名的電信設備制造商Nortel Networks於2009.1.申請破產,並通過出賣專利、技術和業務為其債權人籌集資金。目前幾乎已出售自全部的業務,為公司的債券人籌集了大約US$30億元的資金。
預計2011.6.進行拍賣約6000件專利和申請中專利,這些專利涵蓋\\\行動電話、PC電腦、無線基礎設施、數位通訊技術、網路廣告和語音技術各領域。
Google於2011.4.4.發布訊息指出將採stalking-horse bid方式以US$9億購買這些專利,

stalking-horse bid
stalking-horse bid的競標方式是賣方在與第一個候選買家達成交易前,先留出規定時間,給其他買家出價競爭的機會。
競購者的出價至少要比Google的首次報價高出US#2900萬元。以後每次出價都要比上一次出價至少高出US$500萬元。
在本案中,Google是此次收購的第一順位買家,但收購最終能否成交,還將以出價高低和法庭最終裁決為準。

Smart的看法
Google這次大手筆以US$9億購買6000個包羅萬象的專利,主要應該是它最近一直被告專利及著作權侵害有關,Google取得相關專利後,除了可用來抑制那些控告Google的業者外,也顯示Google未來可能將跨足到相關產業,尤其是通訊產業。

2011年4月13日 星期三

Apple的新專利

根據AppleInside的報導,Apple提出了一個內置電池的電源轉接器,可在原廠提供的電源轉接器內加裝電池,使用者只需要帶一顆電源轉接器,能找到電源插座時它是充電器,找不到電源插座時,它能用內置的電池提供電力。

20110074360
Title : POWER ADAPTER WITH INTERNAL BATTERY
Filing Date : 2009.12.30.
Application Date : 2011.3.31.
Abstract:
An adapter including an associated battery capable of power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The power adapter typically includes the battery as an integral component that is connected to a plug or other interface capable of mating with a power source, such as a wall socket. Thus, the adapter battery may provide power either to operate the device or charge a battery within (or otherwise associated with) the device even if the adapter is not connected to a power source.

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AUDI 的商標案敗訴

AUDI 於2009.8.以「Vorsprung durch Technik 」,向智財局申請做為車輛與皮包類的商標,但智財局認為該德文不具識別性,因此駁回。
AUDI 提起行政訴訟,智財法院仍判決敗訴。

AUDI 說法
1.「Vorsprung durch Technik 」商標是奧迪獨創,藉以凸顯德國車以科技領先,且國人不熟悉德文,一般消費者難以望文生義,因此應具有辨識性;而且歐盟法院2010年初也做出判決,認為該商標具有先天識別性。
2.該公司從1971年就使用「Vorsprung durch Technik」品牌,藉以表彰公司的核心價值;台灣部分則從2008年開始使用,並投入大筆廣告行銷費用,已經成為知名品牌,且在世界智財組織及歐美多國也已註冊。

智慧局的見解
1.「Vorsprung durch Technik」商標翻成英文有「以科技領先」之意,以此註冊為商標,會讓消費者認為僅是標榜商品功能的宣傳用語。
2.AUDI 在國外使用該商標時,也都搭配其傳統的四圓圈商標,在台並幾無單獨使用做為宣傳。

智慧財產法院判決
縱使國人不熟悉德文,必須透過查字典等方式才能知道該商標意義,但根據商標識別性審查基準,外國文字之含意若為指定商品或服務的相關說明者,則不具識別性。因此,判決AUDI 敗訴。

2011年4月11日 星期一

牙膏商標寫止痛,註冊遭駁回

棕欖公司在2009.1.以「PRO-RELIEF」向經濟部智財局申請註冊,但2010.3.遭駁回,棕欖公司於是提出行政訴訟,要求撤銷智財局的處分,亦被判敗訴。

棕欖公司說法
該公司在世界各國販售口腔保健商品時,外包裝都印有此商標,並獲20多個國家同意註冊,並不會使消費者把這個商標,與他們牙膏產品的功用說明混淆;而且智財局過去已經核准許多以「PRO」為字首的商標。

智慧局的見解
棕欖公司的「PRO-RELIEF」在中譯上有「專業止痛」的意思,以此做為商標,會使消費者認為該商品有專業止痛效果,認定商標是該商品的「功\用說明」,根據商標法,不能給予註冊。

智慧財產法院判決
該商標會使消費者認為商品具有專業止痛效果,具有商品功能說明的意義,依法不能註冊,判決棕欖公司敗訴。

2011年4月8日 星期五

美國公布特別301非例行性調查檢討報告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於2011.2.28.公布特別301非例行性調查檢討報告(OUT-OF-CYCLE REVIEW),列舉違反智慧財產權嚴重之市場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印度、菲律賓、印尼、俄羅斯、墨西哥等17個國家地區。

2011年4月7日 星期四

Kodak vs. Apple & RIM

Kodak告Apple、RIM的行動產品使用的攝影鏡頭技術侵犯了他們的圖像預覽專利,雖然美國地方法院在2011.1.間裁示,Apple的iPhone與RIM的黑莓機並未侵犯Kodak以較少耗能與儲存空間預覽數位影像的專利技術,但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於2011.3.25.仍決議重新檢討這項裁決,預定2011.5.23.對這項糾紛做最後裁決。

Smart的看法
Kodak是一家有131年歷史的公司,自Antonio Perez擔任執行長後,即極積從事專利授權,2010年該公司總共獲取了約US$8.38億元的專利授權費,本案也預估可獲US$10億元專利授權金。
Kodak向投資者宣稱到2013年,每年透過專利授權的營收將達到US$2.5億到3.5億元之間。
再從該公司的營收來看,該公司三大業務中的兩項業務在2010年都虧蝕,這使其年營收下降至US$72億元,相當於2005年營收的一半,這也是為何Kodak這二年積極從事專利授權的原因了。

2011年4月6日 星期三

綜藝節目抄襲

據聯合報載:荷蘭娛樂公司Endemol跨海提告,指控2009年由胡瓜主持《挑戰101》的節目風格、舞台背景、觀眾座位都抄襲在荷蘭、美國等數十個國家播出的《1 vs. 100》節目,控告製作人及主持人違反著作權法,並要求US$200萬元的賠償。
無獨有偶,《POWER星期天》的單元「限時脫逃HIGH到你」也被網友發現:和國興衛視播出的日本熱門綜藝《DERO密室遊戲大脫逃》的「棒之間」單元出題方式雷同,相似度幾乎百分之百。

Smart的看法
今天的這二個例子都談到綜藝節目的抄襲,綜藝節目是著作權保護的標的是無庸置疑的,重點在什麼行為會構成抄襲?
我國的著作權是採創作保護主義,只要具有獨立創作性,即使二個相同的著作,都各自受到著作權的保護。以上述二個國內節目而言,如果製作人能證明是自己的獨立創作,即沒有抄襲問題。
著作抄襲的要件為接觸與實質相似,以前述的二個節目而言,實質相似與否很容易證明,只要把相關節目做比對即可。但原告要證明被告曾經接觸過原告的著作,則是比較難的地方,而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原告如何讓舉證責任轉移?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

Google和解案遭駁回

2004年Google開始執行數位圖書館計畫(Print Library Project),打算與全球5大圖書館合作將所有書籍進行數位化,並推出藏書搜尋服務(Google Book Search)。不過此舉招來出版商的不滿,在2005年相繼控告Google侵犯智慧財產權。
Google於2008.10.與美國出版商協會及紐約著作人協會以US$1.25億元和解,Google承諾,將設立一中立的圖書版權登記機構以補償出版商及著作權人的版稅,並讓使用者在網路上搜尋、預覽及購買相關的書籍。
2009.9.,美國司法部開始介入調查,並建議Google及兩大出版商與著作人協會重新考慮協議內容以解決各界的疑慮,也因此Google重新提出了修正版和解協議(ASA),針對各方疑慮提出解決方案。
美國紐約地方法院2011.3.22.表示,將駁回Google與美國出版商和著作協會達成的書籍和解協議,因為現有的協議內容「將允許\Google在未經版權擁有者同意下,得以逕自利用整本書的重大權利」。「此舉會讓Google享有比競爭對手更多的重大優勢,能在不需許\可的情況下,大批複製版權作品,而且解除的所有權也遠多於協議呈現的範圍。」

2011年3月31日 星期四

Microsoft vs. Barnes & Noble

Microsoft繼2010.10.控告Motorola的Android手機共侵犯了其9項專利後,2011.3.20.又向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和美國華盛頓地方法院遞狀控告Barnes & Noble和Foxconn、Inventec等業者,目前在市場上以Barnes & Noble為品牌進行銷售的Android電子書閱\讀器和平板裝置均侵犯了其專利。
本案的系爭專利包括:US5,778,372號、US6,339,780號、US5,889,522號、US6,891,551號、以及US6,957,233號。主要技術是與使用者體驗的功能性相關,包括利用多個畫面找出使用者需要資訊的自然互動方式,更快地瀏覽網頁,以及存取文件,和電子書等功能。


Smart的看法
在Apple的iPad2上市後,電子書閱\覽器的市場成了兵家必爭之地,Barnes & Noble也推出了電子書的閱\覽器Nook,難道此舉影響到Microsoft的市場嗎?但是Microsoft目前尚未推出相關產品呀!
其實本案的爭點應是Android平台,Barnes & Noble的Nook採用的是Android平台,Android平台雖然號稱免費,但Microsoft已在其應用端擁有不少專利,2010年它告Motorola的系爭專利也是關於Android平台所用的技術。
而本次的訴訟更是從品牌端的Barnes & Noble到製造端的Foxconn、Inventec一網打盡,顯見它想一舉殲滅敵手。

2011年3月30日 星期三

壁虎 vs. 蜥蜴


agnes b.服飾品牌於1975年在法國巴黎創立,全球有將近259家專賣店,該品牌運動系列的商標是創辦人所養的寵物蜥蜴。
國內某宋姓鞋商2009年以一條頭朝右邊的壁虎圖案,下面加上英文名稱「GECKO STEP」,向智財局註冊商標,做為自家生產的鞋子品牌,但智財局審查後,以該品牌與「agnes b.」所註冊的三種蜥蜴商標,及德國的火蛇公司商標類似駁回。
宋不服提出行政訴訟,智慧財產法院審理後,認為不能因為兩動物太相似,就不讓宋姓鞋商註冊,要求智財局重新審核。

業者的說法
「agnes b.」的蜥蜴品牌,都是頭朝上爬,德國的商標則是一條火蛇圖案,他的壁虎圖案是頭右、尾左,根本不一樣。

智慧局見解
雖然宋姓鞋商的商標下方有英文品牌名稱,但兩者都使用大自然的爬蟲類做為商標,外觀極為相似,而且宋的商標使用於服飾鞋子,與「agnes b.」相同,如果消費者倉促購買,可能誤認。

智慧財產法院判決
1.家鴿與斑鳩外觀相似,如果有人以家鴿外型註冊商標,就限制他人不能以斑鳩造型註冊,未免過苛。
2.即使蜥蜴跟壁虎很像,但應該將英文字納入作整體考量。
3.自然界許\多動物的外觀原本相似,加上壁虎商標下面還有英文名稱,撤銷智財局原本不給註冊的處分,由智財局重審。

2011年3月29日 星期二

使用他人著作權,需課營業稅

財政部2011.3.18.發布補充解釋令:享用他人著作權,且在2011.1.1.以後給付,需要開立發票,繳營業稅5%。如果在2010年下半年給付,仍然可以預扣繳10%,開立扣繳憑單,不必繳營業稅5%。

台財稅字第09900143150號令
2010.7.1.財政部發布的解釋令規定: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和著作財產權人及利用人,分別訂立授權契約,由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仲介業)接受著作財產權人的委託,代管音樂著作權,把具有著作權的音樂授權給利用人使用,向利用人收取報酬(屬於權利金性質)時,要開立統一發票給利用人,課徵營業稅5%,並把這權利金報酬轉交給著作財產權人而著作財產權人在支付管理費給集體管理團體時,也要開立統一發票,課徵營業稅5%。

2011年3月28日 星期一

LBS訴訟再起

繼2011.3.1. Microsoft與Google連袂對GeoTag提起專利無效之訴後,2011.3.4.美國紐澤西州的專利控股公司LBS Innovations LLC向德州東部聯邦地院對16家廠商提出專利侵權訴訟。
本案的被告廠商亦是包羅萬象,但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這些商家都是在自家的官方網站上,使用Google map的定位系統,標示出零售通路店面的地理位置,此外,消費者也可以藉由輸入城市名稱或是郵遞區號,找到離自己最近的銷售點。

被告名單
Aaron Brothers, Inc.
Academy, LTD
Adams Golf Inc
Adams Golf, Ltd.
Comerica Incorporated
Compusa.com Inc.
Conn's, Inc.
Fossil Inc.
GameStop Corp.
Homestyle Dining LLC
Hotels.com, L.P.
Pier 1 Imports, Inc.
Rug Doctor, Inc.
Stage Stores Inc.
TigerDirect, Inc.
Whole Foods Market, Inc.

US6,091,956
Title : Situ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Filing Date : 1997.7.12.
Issue Date : 2000.6.18.
Abstract :
A wireless system for providing services and time-critical information about places and events to mobile computers and their users proximate to their current locations or potential destinations within enclosed areas, urban landscapes, and open areas, including travel distances and transit times, entertainment, merchants\' messages, area attractions, communications, current locations of system users, and traffic congestion information and user-generated information from bar-coded objects and digital photographs of scenes and other materials. Included is a combination low-radiation dosage-reception handse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hich includes bar-code reader and digital camera peripheral devices for mobile computers, a bracket for interfacing a mobile computer with radio to externa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the operations of computer reception, search, and display of such information for the edification, efficiency, and enjoyment of computer users.

Smart的看法
專利是一種排他權,排除他人使用、生產、進口、販賣,,, 的權利,為達此目的,訴訟的策略通常是找大咖的軟柿子比較容易獲的利益,所以本案與GeoTag一樣,其實目標都是Microsoft與Google,但是,告的都是下游使用者,逼使他們不用這些定位服務。本案Microsoft與Google會不會再跳出來挺他們的使用者,值得觀察。

2011年3月25日 星期五

由專利看企業的技術發展

在IP的書中常會告訴讀者說由專利的申請可以看出該公司未來的發展策略與方向,今天將以一個實例來說明。
由於Apple推出iPad後造成轟動,大家都開始談論平板電腦,Nokia與Apple在智慧型手機上競爭激烈,專利訴訟不斷,以現在態勢來看,Nokia在智慧型手機上似乎占下風。
但在新產品平板電腦上,Apple已率先推出iPad、iPad2,Nokia至今仍無動作,但從專利上,可發現在2010年時,Nokia就已在美國申請了2件平板電腦的設計專利,外型稍有不同,可以想像在不久的將來,Nokia推出產品後,2大廠間的專利大戰又將再起。


D634,317
Title : Tablet computer
Filing Date : 2010.5.28.
Issue Date : 2011.3.15.












D634,318
Title : Tablet computer
Filing Date : 2010.5.28.
Issue Date : 2011.3.15.

2011年3月24日 星期四

大陸將修訂商標法

根據報導,大陸將於今年修訂商標法,除加大力度查處惡意註冊及侵權假冒行為外,亦將擴大商標保護範圍至非傳統的商標保護範圍,未來包括顏色、氣味、聲音等都將考慮納入商標保護範圍。

2011年3月23日 星期三

LBS火紅,專利侵權跟著來

由foursquare所帶來的簽到旋風,連facebook都擋不住,要把定位功\能加入,LBS儼然是網路的下一個流行風潮。
德州的一家專利授權公司GeoTag就以一個定位服務的專利,自2010.7.至今告了將近400家公司,被告都是大咖的公司,像Boeing、Pizza Hut、Rolex...等。
Microsoft與Google於2011.3.1.聯手向達拉威爾地方法院(Delaware District Court)提出GeoTag專利確認之訴,主張該系爭專利無效及不侵權。
系爭專利的原始專利權人是Z land公司,2010年以約US$1.2億元被Ubixo電子付費公司收購,而Ubixo在2010.7.被併購納入GeoTag公司,成為GeoTag的子公司。

US5,930,474
Title :Internet organizer for accessing geographically and topically based information
Filing Date : 1996.1.31.
Issue Date : 1999.6.27.
Abstract :
A software interface organizes information predicated upon the geographical area of the resources about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desired. A user is presented with a \"viewpoint\" map which may comprise, for example, an actual visually displayed map of a selected geographical area, or text information which pertains to the resources associated with the selected geographical area. A geography database, a local content database and a yellow pages database are provided to allow the user to obtain information at different levels. The geography database allows the user to browse through different geographic areas of which are ordered hierarchically, while the local content database includes information about general goods and services available within a given geographic location and the yellow pages database includes information about specific goods and services in the geographic location. Thus, the user is provided with a means whereby information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particular geographic locations can be readily accessed.

Smart的看法
由專利訴訟可以看出產業的發展方向,foursquare帶來LBS的商機,讓定位服務變成兵家必爭之地,大家可能會覺得這個案子怎麼會是由Microsoft跟Google來提專利無效之訴?
其實很重要的原因是,這些被告皆是使用Microsoft與Google產品的客戶,渠等皆因產品使用了位置定位服務或是地圖相關的技術而招到專利攻擊,Microsoft與Google自有道義責任來解救客戶。
其次,Google已將地圖服務視為主力產品,很多網站都利用Google地圖所提供的應用程式介面建立其軟體服務,而icrosoft的Bing也不惶多讓,Bing Map也建立地圖資訊平台,同時也提供給Bing開發者中心的軟體開發者使用。
因此,這次GeoTag提出專利訴訟的對象雖非Microsoft與Google,但已間接影響到二者的商業利益,所以,Microsoft與Google才會難得的連袂對GeoTag提出專利確認之訴。

2011年3月22日 星期二

Summit控facebook等公司照片上傳侵權

社群網站是近幾年十分流行的活動,尤其是facebook所帶來的熱潮,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會上傳一些日常生活的照片與好朋友分享。
Summit 6 LLC 於2011.2.23向德州北部聯邦地方法院控告facebook等7家公司,所提供的相片上傳服務及裝置,侵犯其US 7,765,482及US 6,895,557。
二件系爭專利的發明人皆為LISA T. WOOD;Lewis, Scott M.;Fried, Robin T.等三人,所採用的技術皆是一種多媒體提交方法,和其他類似方法一樣都可讓使用者點擊檔案路徑以選取多媒體檔案,不同點在於此方法提供使用者確認提交動作之機會,且在上傳多媒體檔案之前,此方法可對其作修改大小等預先處理動作。

本案被告
Research in Motion Corporation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America LLC
Multiply, Inc.
Facebook, Inc.
Photobucket Corp

US 7,765,482
Title : Web-based media submission tool
Filing Date : 2004.10.8.
Issue Date : 2010.6.27.
Abstract :
The present invention, generally speaking, provides an improved web-based media submission tool. As with some existing tools, operation of the tool is drag and drop or the user can \"click\" to browse a directory to select media objects. Unlike existing tools, the tool provides the user an opportunity to confirm the submission, for example by generating a thumbnail image of an image file that has been dragged and dropped. Batch submission is provided for in which a user drags and drops a plurality of images or other media objects. Submission from a web page to a web page is also provided for. The submission tool is configurable to perform a variable amount of intelligent preprocessing on media objects prior to upload. In the case of digital images, the tool can perform sizing and formatting, for example. Information capture is performed with information being uploaded together with the media objects. In an exemplary embodiment, information capture is both user-transparent (e.g., user ID and/or password) and user-visible (e.g., the user can provide captions for media objects). The submission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user and the media objects facilitates automatic integration of the media objects within existing databases.

US 6,895,557
Title : Web-based media submission tool
Filing Date : 1999.6.21
Issue Date : 2005.5.17.
Abstract :
The present invention, generally speaking, provides an improved web-based media submission tool. As with some existing tools, operation of the tool is drag and drop or the user can \"click\" to browse a directory to select media objects. Unlike existing tools, the tool provides the user an opportunity to confirm the submission, for example by generating a thumbnail image of an image file that has been dragged and dropped. Batch submission is provided for in which a user drags and drops a plurality of images or other media objects. Submission from a web page to a web page is also provided for. The submission tool is configurable to perform a variable amount of intellegent preprocessing on media objects prior to upload. In the case of digital images, the tool can perform sizing and formatting, for example. Information capture is performed with information being uploaded together with the media objects. In an exemplary embodiment, information capture is both user-transparent (e.g., user ID and/or password) and user-visible (e.g., the user can provide captions for media objects). The submission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user and the media objects facilitates automatic integration of the media objects within existing databases.

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莊頭北 vs. CTOBEI


「莊頭北」的商標原由創辦人莊頭北在1929年創立,1996年莊頭北與美、星三家公司合資投資河北唐山衛浴工廠,卻因為市場評估錯誤導致投資失利,加上競爭對手爭奪市場,2005年爆發財務危機,投資的中國廠草草收山,2008年因公司財務危機,商標遭到拍賣,由最大的競爭對手台灣櫻花公司以NT$7850萬元買下,商標交由櫻花子公司雅適公司使用。

莊頭北捲土重來


莊頭北公司失去了「莊頭北」中文商標,2008年隨即由董事長陳怡光以個人名義申請CTOBEI商標,於2009年獲智慧局核准,使用於熱水器等廚具產品。

商標爭議
2010.10.雅適公司發現新北市中和區遠盛水電材料公司,在店面及網路上販售C Tobei熱水器,由於音譯近似莊頭北,認為莊頭北商標權遭侵害,控告蔡姓業者涉嫌違反商標法,但檢察官偵查後以不起訴處分。

檢察官見解
莊頭北與CTobei商標外觀差異極大,雖然CTobei商標下有「莊頭北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字樣,但這僅是說明該品牌是由莊頭北公司製造,因此「CTobei」並未侵害到雅適公司的商標權。

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

GEOTAG的專利爭議

Microsoft與Google聯手向德州地方法院控告當地的GEOTAG公司,要求法官撤消GEOTAG所申請的US5,930,474專利。GEOTAG已用該專利控告逾300家業者,被告的多數業者只是透過其網路地理服務顯示商店所在位置,屬於Microsoft及Google地圖服務的客戶,這使得不論是現有的客戶或是未來的客戶都擔心被GEOTAG控告。

US5,930,474
Title : Internet organizer for accessing geographically and topically based information
Filing Date : 1996.1.31.
Issue Date : 1999.6.27.
Abstract :
A software interface organizes information predicated upon the geographical area of the resources about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desired. A user is presented with a \"viewpoint\" map which may comprise, for example, an actual visually displayed map of a selected geographical area, or text information which pertains to the resources associated with the selected geographical area. A geography database, a local content database and a yellow pages database are provided to allow the user to obtain information at different levels. The geography database allows the user to browse through different geographic areas of which are ordered hierarchically, while the local content database includes information about general goods and services available within a given geographic location and the yellow pages database includes information about specific goods and services in the geographic location. Thus, the user is provided with a means whereby information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particular geographic locations can be readily accessed.

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鱷魚之爭



法商Lacoste與新加坡商Crocodile不約而同都以鱷魚為商標,曾在國內外引發商標戰。新加坡商員工在2010.9.於板橋遠東百貨公司的Lacoste專櫃中,發現Lacoste所販賣的POLO衫成衣,在衣服商品吊牌中竟然有Crocodile文字,新加坡商認為法商Lacoste代理商永三公司負責人涉嫌違反商標法,提出告訴。
檢方認為新加坡商質疑的吊牌內出現Crocodile文字,位於吊牌底部,文字也相當小而不起眼,處分永三公司不起訴。

檢方見解
1.由法商提出的相關註冊資料與衣物照片,發現Lacoste的衣服在領口、左胸及吊牌上,都有清楚的鱷魚商標與Lacoste文字商標,至於新加坡商質疑的吊牌內出現Crocodile文字,不僅位於吊牌底部,文字小而不起眼。
2.如果永三公司要拿Crocodile作為商標使用,應該是在衣服顯眼處縫製這個文字商標作為標示,才能讓人一望即知,而不是僅在吊牌底部出現該英文字。
3.由於Crocodile也是英文「鱷魚」之意,檢察官認為永三公司此舉僅是告訴消費者該鱷魚圖案商標的英文是Crocodile,而無積極證據證明有侵害新加坡商的商標權,因此,將全案不起訴處分。

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

Apple vs. Bingo


從英文來看,Bingo跟Apple是八桿子打不到一塊的,但是,Apple真的就告Bingo商標近似。
陳素梅於2008.10.23.向智慧局申請登記為廣告企劃設計製作代理宣傳及宣傳品等多項服務商標,2009.6.1.獲智慧局准予註冊。
旋即遭到美商Apple提起異議,智慧局認為兩商標不構成近似,審定為「異議不成立」,Apple公司因此向智慧法院提起商標異議的行政訴訟,智慧財產法院則判決經濟部及智慧財產局的訴願決定及對Apple所提商標異議的原處分,都撤銷;智慧局應依智慧法院的判決法律見解另作處分。

智慧財產法院判決
1.Bingo的商標圖形雖是漩渦形抽象設計圖,但其整體圖形乃是一圓形球體,上方有左右對襯的葉片,給予消費者的印象及視覺感受,是一種經過設計的蘋果圖案,與Apple的蘋果圖案實屬近似。
2.「蘋果」與「品果」的第1個字雖不同,但讀音相近。因此對消費者來說,可能會混淆而誤認兩商品及服務來自同一來源,或雖不同來源但其間有所關聯,構成近似的商標。

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試題的著作權

台北市有位在國中任教的地球科學老師,在學校複習考後,發現出版社印製的考卷中,竟然出現他2009年自己用手繪出題的試題。
最後出版社到學校提出和解,除複習考試,9年級500多位學生,全部免收試卷費,出版社再向老師賠償象徵性的100元,並且登報道歉,結束這起抄襲考卷試題的風波。

Smart的看法
考試的試題到底有沒有著作權呢?著作權法第9條第5款規定:依法令舉行之各類考試試題及其備用試題不得做為著作權保護的標的,本案中涉及抄襲的試題是來自老師2009年自己手繪的試題,當時出題是給學生考試用,故不符合著作權法第9條第5款規定,因此,該試題是有著作權的。

2011年3月14日 星期一

HTC新手機商標被控侵權

據techcrunch.com及webpronews.com的報導,ChaCha Search,Inc.2011.2.22.在美國印地安納州南區地方法院控告HTC的臉書智慧型手機「HTC ChaCha」涉嫌侵犯其chacha商標。

ChaCha Search
ChaCha Search是一個類似雅虎奇摩知識家的網站,透過社群問答,提供解決疑問的網站,支援臉書、推特,在2008.1.首度發表其行動服務。
Amazon.com創始人Jeff Bezos的個人投資公司「Bezos Expeditions」也是ChaCha Search的股東之一。

2011年3月11日 星期五

USPTO與EPO已就「合作專利分類」原則達成協議

USPTO及EPO先後於2010.11.29.至2010.12.1.、2011.1.24.至2011.1.26.在USPTO及EPO海牙分局召開會議後,已於2011.2.4.分別在其網站公布,兩局已就共同發展新的「合作專利分類(Cooperative Patent Classification, CPC)」的原則達成協議。
CPC將由EPO和USPTO共同管理,依據WIPO的IPC架構,以ECLA為基礎,並納入UPC的最佳作法,所共同發展出來的分類系統,比IPC更詳細,未來將可以改善專利檢索效率。
詳見:http://www.epo.org/news-issues/news/2011/20110204.html

Smart的看法
專利合作已是未來的趨勢,以往不同系統有其各自的專利分類方式,造成檢索者的不便,未來分類方式統一,由於分類方式更細緻,檢索必定可以更有效率。

2011年3月10日 星期四

EPO奈米技術專利分類已轉為新的IPC分類

EPO原在Y01N分類下所定義的奈米技術分類的成功\經驗已引導乾淨能源技術(clean energy technologies),已被納入國際專利分類(IPC)以B82Y新分類號來進行奈米技術分類。
詳見:http://www.epo.org/news-issues/news/2011/20110128.html

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中、日、韓將簽署三邊投資協定

日本、中國大陸、韓國三國目前已分別簽署雙邊協定,但由於日本與中國大陸投資協定並未規定如何保護智慧財產權,日本企業的產品和技術受到侵害時無法根據中國大陸國內法律提起訴訟。
企業活動全球化,三國預計於2011.5.舉行領袖會談時,將簽署保護外資企業智慧財產權及促進投資自由化的投資協定,隨著直接投資行為日益活躍,三國希望進一步放寬對外國企業之管制,改善相互投資環境。
三邊投資協定擬加入包括智慧財產權保護之規定,以確保於發生糾紛時可提交國際組織進行協調處理;而於相關政府執行或變更法律方面存在不透明問題時,也必須根據有關要求進行明確說明。

Smart的看法
由於企業的全球化,對於智慧財產的保護需求日增,因智慧財產具有屬地主義,國際間相互簽訂協議改善投資環境,就顯的重要,中、日、韓簽訂協議後,勢必會對我國造成影響,需要及早思考因應措施。

2011年3月8日 星期二

iPad商標權爭議

2000年開始,唯冠旗下的唯冠台北公司在多個國家與地區分別註冊了iPad商標,2001年唯冠國際旗下唯冠科技(深圳)公司又在大陸註冊了iPad商標的兩種類別,當時蘋果公司也並未推出iPad平板電腦產品。
2009年Apple與唯冠達成協議,唯冠台北公司將iPad全球商標以3.5萬英鎊價格轉讓給Apple。
結果問題就出在這裏了,既然商標已經轉讓了,為何又要打官司?根據Apple的說法,2009.12.23.唯冠國際CEO和主席楊榮山授權麥世宏簽署了相關協議,將10個商標的全部權益轉讓給英國IP公司,其中包括中國大陸的商標轉讓協議。
協議簽署之後,英國IP公司向唯冠台北公司支付了3.5萬英鎊購買所有的iPad商標,然後英國IP公司以10英鎊的價格,將iPad商標的所有權益轉讓給了Apple。
這樣的協議看似後清楚啦,為何又產生爭議呢?雙方的爭議在那裏?

唯冠的說法
1.iPad在大陸的商標權不屬台北唯冠,原告提供的核心證據26封電子郵件,只能證明原告IP公司與台北唯冠之間發生的關聯。
大陸的2項商標屬於深圳唯冠,兩原告將大陸的2個商標當成台北唯冠的商標,是原告的過失。
2.台北唯冠沒權買賣屬於深圳唯冠的商標權,雖然原告聲稱台北唯冠是深圳唯冠的總部,但是從股東結構、工商註冊等角度來看,兩家公司是不同的主體。
3.深圳唯冠由始至終對於商標轉讓都是不知情的,更沒有提供法律規定的合同、公章、印鑒等表見代理形成的要素,因此該案不屬於表見代理,深圳唯冠不應承擔任何責任。

Apple的說法
1.在簽署轉讓協議同日,台北唯冠和IP公司還簽署了涉案商標的一份“中國內地商標權轉讓協議”,以1英鎊的象徵性價格將iPad的中國內地商標權轉讓給了IP公司。
2.Apple一直是跟唯冠集團進行磋商和交易的,雖然最後簽約的是台北唯冠,但對深圳唯冠有約束力。

Smart的看法
智慧財產權的價值總是在有利益時才會彰顯,當初如果Apple會知道iPad這麼夯,簽合約時一定會小心,公司本來就是不同的法人,不能因為是集團公司,就把它當做同一個公司,Apple會犯下這種錯,應該是把唯冠當成小公司而沒注意,以致迼成現在的訴訟。
由本案例可以得到一個警惕,以後企業在進行智慧財產的授權、讓與、購置時,必須要確認該智慧財產的真正所有人,才不會像本案的Apple一樣,付了錢還要再用訴訟來解決紛爭。

2011年3月7日 星期一

Kodak的經營困境

Kodak在歷經與Polaroid的專利訴訟敗訴後,即使在當時支付了天價的賠償金,在1997年的市值還有US$280億,但今日只剩US$10億元。
由於現在每個手機都有照相功能,因此,市場對數位相機的需求大幅下降,2010年Kodak的數位相機僅賣出
1005 萬台,比iPhone在2010Q4的出貨量1600萬支還少,在這種情形下,Kodak如何獲利。

獲利產品線
Kodak目前獲利的產品線有:家用噴墨印表機、高階印表機或是報業、書籍等使用的專業印表機、商業印刷專用的作業軟體、印刷消費商品包裝的系統,都不是數位相機產品。
Kodak在2010Q4中,印表機和墨水所帶來的營收成長40%,包裝系統業績甚至成長3倍,但這些營收成長獲利卻皆被相機部門的虧損統統抵銷,相機部門銷售下滑25%,使整體獲利暴跌95%。

IP經營新思維
近年由於3C產業的蓬勃發展,智慧型手機、社交網站、各類電玩遊戲為了吸引客群、迎合消費者,各家大廠皆趕著在產品上裝上攝影元件,而Kodak在數位影像方面的專利權,就有發揮的空間了。
2010年Kodak靠著專利權訴訟協議,就已經賺進了US$14億元,Rafferty Capital 的分析師都認為:Kodak包含其智慧財產在內的資產應有每股US$15元的價值,遠高於現在每股US$3美元的股價。

Smart的看法
專利的價值不容易立即顯現,但是,如果現在不做,以後永遠不會顯現,Kodak在拍立得之役慘遭滑鐵盧,賠償金額將近US$10億元,但是,卻讓他在數位相機的技術上取得先機,即使目前3C產品都有附相機功\能,使數位相機的市場萎縮,Kodak仍可藉由其數位影像的專利獲利。

2011年3月4日 星期五

智慧局修正專利申請書表及專利申請須知

智慧局於2011.2.24.公告修正22種專利申請書表及22種專利申請,須知,新修正之申請書表自2011.3.1.起開始使用,舊申請書表仍可繼續使用至2011.6.30.止,自2011.7.1起,舊申請書表即停止使用。

修正專利申請書清單
發明專利申請書
新型專利申請書
新式樣專利申請書
聯合新式樣專利申請書
發明專利分割申請書
新型專利分割申請書
新式樣專利分割申請書
新型專利改請發明專利申請書
發明專利改請新型專利申請書
發明專利改請新式樣專利申請書
新型專利改請新式樣專利申請書
新式樣專利改請新型專利申請書
新式樣專利改請聯合新式樣專利申請書
聯合新式樣專利改請新式樣專利申請書
專利再審查申請書
專利更正申請書
專利舉發申請書
發明專利實體審查申請書
發明專利優先審查申請書
專利補充、修正申請書
發明專利加速審查申請書
專利補正文件申請書

修訂專利申請須知清單
發明專利申請須知
新型專利申請須知
新式樣專利申請須知
聯合新式樣專利申請須知
發明專利分割申請須知
新型專利分割申請須知
新式樣專利分割申請須知
新型專利改請發明專利申請須知
發明專利改請新型專利申請須知
發明專利改請新式樣專利申請須知
新型專利改請新式樣專利申請須知
新式樣專利改請新型專利申請須知
新式樣專利改請聯合新式樣專利申請須知
聯合新式樣專利改請新式樣專利申請須知
發明專利實體審查申請須知
發明專利優先審查申請須知
專利補充、修正申請須知
專利再審查申請須知
專利更正申請須知
專利舉發申請須知
發明專利加速審查申請須知
專利補正文件申請須知

2011年3月3日 星期四

VOV商標案判決敗訴確定

2008.11.韓商薇歐薇以「VOV」為商標申請註冊,智慧財產局認為,VOV和VO5兩商標外觀相似,且從觀念上,「V」和古羅馬數字「5」相同,及兩公司生產產品均為化妝品相關商品,不准VOV商標註冊。薇歐薇不服打行政訴訟,最高行政法院認為處分於法有據,於2011.2.17.判決韓商敗訴定讞。
前情詳見:http://km-ip.blogspot.com/2010/11/vov.html

最高行政法院判決
VOV和來台多年的美國知名美髮品牌VO5商標、商品均近似,容易使消費者混淆,因此,判決韓商薇歐薇敗訴。

2011年3月2日 星期三

是酒還是茶

青春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關係企業保力達公司,推出含啤酒花的啤兒綠茶飲料,並以「啤兒」文字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註冊商標獲准,登記列為無酒精飲料和含酒精的啤酒、黑啤酒等商品。
台灣菸酒公司認為:「啤兒」和英語啤酒「beer」讀音近似,且「啤兒」系列飲料廣告都強調飲料結合啤酒口味,會讓消費者誤認及聯想為啤酒,向智慧財產局提出商標異議。
智慧財產局審查後認為異議有理,撤銷「啤兒」系列飲料和啤酒的商標註冊;青春泉公司不服,向經濟部訴願委員會提訴願被駁回,轉而向智慧財產法院提出商標異議的行政訴訟。
經智慧財產法院判決認為:「啤兒」會使消費者誤認為是啤酒,判決撤銷商標註冊。本案仍可上訴。

青春泉的說法
1.「啤兒」是該公司獨創商標,和啤酒的讀音不同,消費者對含有酒精的啤酒都直稱啤酒,不會以「啤兒」兩字稱啤酒。
2.「啤兒綠茶」產品包裝和名稱,雖與含酒精的啤酒相類似,但非屬酒類,消費者不會被混淆誤認。

智慧財產法院判決
1.「啤兒」商標的「啤」字與啤酒的「啤」字相同,且和英語啤酒讀音「beer」相近。
2.以「啤兒」為飲料商標,可能會讓消費者誤認是含酒精的啤酒,駁回青春泉公司之訴。

2011年3月1日 星期二

IBM與Samsung專利交互授權

2011年才過不到2個月,IBM與Samsung就陸續發布2次技術合作的新聞,先是在2011.1.12. IBM與Samsung發布將共同開發最新半導體材料、製程等科技,發展可用於智慧型手機、通訊基礎設備等廣泛應用的半導體製程。雙方計畫為晶圓代工客戶開發技術,支援20奈米以下高效能、低耗電的晶片生產。
繼而又在2011.2.8.公布雙方已簽署專利交互授權協議,希望藉由此次的交叉授權讓他們可以提供更多的產品及服務。

Smart的看法
IBM與Samsang在2010年取得的美國專利件數分居美國前2名,而其累積的美國專利數亦高達4、5000件,此次的聯手,將對半導體產業造成重大衝擊,尤其是Samsang經此加持後,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不容小覷!

2011年2月25日 星期五

Sony vs. LG

繼LG於2011.2.4.向華盛頓的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指控Sony的Bravia液晶電視及 PlayStation 3 電玩遊戲機非法使用 LG 專利技術,要求禁止這些產品在美國販售後,Sony亦於2011.2.9.向美國洛杉磯聯邦法院,遞交2份訴狀,控告LG技術侵害其4項專利,產品包括 32LD350 液晶電視及 E2360V 液晶螢幕。

Smart的看法
其實本案緣起於2010.12.28.Sony先向ITC控訴LG專利侵害,詳見:http://km-ip.blogspot.com/2011/01/sony-vs-lg.html,才有2011.2.4.的LG控訴Sony案,而這2家公司為會為此連續出手呢?
從市場面看,LG是全球第三大手機製造商及第二大電視製造商,而Sony則是全球第三大電視製造商。且這2家公司逾20%的營收,皆來自北美市場,可見北美市場是2家必爭之地,雙方都想利用專利做為工具,將對方逐出市場,未來的大小戰役勢不可免。

2011年2月24日 星期四

車燈專利侵權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都是高科技產業的廠商,才會被告專利侵害,今天個案的苦主是傳統產業的汽車製造業。
2011.1.18.位於美國德州的專利控股公司Effectively Illuminated Pathways以1項專利侵權為由,對Aston Martin Lagonda、Bentley Motors、BMW、Ford、Maserati、Mitsubishi以及Volkswagen等7家車廠提出告訴。
本案的系爭專利為US6,520,669,原專利權人為Light Sciences Corporation,主要技術為LED發光二極體在車用燈具上的應用。該公司過去的訴訟都是針對Wal-Mart等通路商來做提告,本案卻轉向了汽車產業,此舉將影響到車廠日後的設計開發與供應鏈。

US6,520,669
Title : Flexible substrate mounted solid-state light sources for exterior vehicular lighting
Filing Date : 2000.6.19.
Issue Date : 2003.2.18.
Abstract:
Exterior lighting assemblies for use on vehicles include a flexible substrate on which are mounted a plurality of solid-state light emitting devices. Preferably,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s) are used for the solid-state light emitting devices, although other types of devices can alternatively be employed. The light emitting devices are connected to flexible conductive traces provided on the flexible substrate and leads are provided to connect to the power supply on the vehicle so that electrical current can be selectively supplied to energize the light emitting devices. The flexible substrate is adapted to b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surface of a vehicle, for example, as a tail lamp assembly, or as a headlamp. Light emitting devices that emit different colored light can be used to provide red light to indicate slowing of the vehicle due to braking, amber light for turn signal indication, and white light to illuminate the surface over which the vehicle is traveling. A flexible optically transparent cover protects the light emitting devices. Due to their flexibility, the light assemblies can be conformed around a curved exterior surface of a vehicle.

2011年2月23日 星期三

2011年學名藥的商機

根據Newport Horizon的資料顯示,2010到2014年到期的專利藥市場規模共達US$885美元。
而Generic數據顯示:在品牌藥的專利過期後,藥價將隨學名藥廠的家數成反向關係。當學名藥的家數超過五家時,學名藥的平均價格將低於專利藥價的30%。
Frost & Sullivan預估2011年美國學名藥的市場規模約為US$399億元,並以複合年增率12%的速度在成長,預計2013年美國學名藥的市場規模將達到US$495億元。

Smart的看法
學名藥的商機看好,端賴國內業者是否已準備妥當,機會永遠是給有準備的人。

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

歐盟推出農產品及食品認證

歐盟預計推出3種農產品及食品的認證機制,分別是: PDO (protected designation of origin), PGI (protected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and TSG (traditional speciality guaranteed)。

PDO
包括農產品和食品所生產,加工,準備在一個特定的地理區域使用公認的know-how。

PGI
包括農產品和食品緊密相連的地理區域。 至少有一個階段的生產,加工或準備在該地區發生。

TSG
無論是在成分或生產資料,只要能突顯傳統特色的產品。

申請程序
相關申請程序及書表,有興趣的網友可至http://ec.europa.eu/agriculture/quality/schemes/index_en.htm下載。

2011年2月21日 星期一

EPO的機器翻譯計畫

EPO在2010.10.的行政理事會通過一項加速提供機器翻譯服務的計畫,以開發將所有EPO成員國語文的專利文件譯為英文,或將英文譯為所有成員國語文的機器翻譯,後續將再增加提供德語和法語與其他語言的雙向對譯服務。
該計畫自2010.11.1.起分為4個階段執行:
1.建置專利文獻語料庫-蒐集所有EPO成員國語文的專利文件, 建置一個統一的資料庫。
2.提供語言技術服務-積極建立所有EPO成員國語文的語言技術服務。
3.整合-將語言技術服務與現有的工具和服務予以智慧型整合。
4.維護-確保未來服務的持續性及持續更新。

EPO發展翻譯機制的歷史
2004年EPO行政理事會通過「歐洲機器翻譯計畫(European Machine Translation Programme)」,採用規則式引擎(rule-based engine)和以IPC專利分類為基礎的階層式技術名詞詞庫進行機器翻譯。
2008年首次推出的語言對(language pair)為英文-西班牙文/西班牙文-英文和英文-德文/德文-英文。
2008-2009年間再推出英-法/法-英及英-義/義-英語言對,但品質仍待改進,2009年建置了高品質的瑞典文和波蘭文詞庫,但和機器翻譯引擎配合的結果不佳,2010年採用統計式機器翻譯(Statistical Machine Translation,SMT)軟體來翻譯長期以來譯文品質不好的義大利專利文件。

2011年2月18日 星期五

智慧局修訂新型專利技術報告相關規定

智慧局自2011.1.25.起修訂新型專利技術報告書內容及格式,相關修訂重點如下:
1.對於請求項難以比對,致無法為有效調查之情事者,新型專利技術報告之比對結果改採「不賦予代碼」方式辦理,並於比對結果欄位內敘明不予代碼之理由。
2.新型專利權被撤銷確定者,將終止製作技術報告並退還申請規費。
3.技術報告製作時,基於時效性,原則上不等待更正案之審查結果。惟考量經濟原則,在不致實質影響製作時程,且有准予更正之可能時,得例外俟更正案處分後,再依其更正本製作技術報告。
4.在非專利權人提具事涉專利侵權爭議之相關證明文件,亦將優先製作新型專利技術報告。
5.明確技術報告委任代理人之委任規範。

2011年2月17日 星期四

弗騰公司商標申請案起死回生

德國著名的太陽能公司弗騰控股公司,於2008年8月間以「Photon設計圖」商標,指定用在「收集太陽能並蓄積其能量用以發電的太陽能收集器;蓄電器、電纜」、「能源產出之處理服務」及「關於再生能源領域的科學及技術的研究與產品開發設計服務等多項商品及服務,向智慧局申請註冊。
智慧局認為Photon這個英文字為光子之意,m是很普遍的名詞,不具商標的識別性,因此在2010.1.核定不准弗騰以此英文名稱申請註冊商標。
弗騰公司遂提起行政訴訟,智慧財產法院審理後認為,智慧局的認定有誤,判決智慧局應依法院的判決見解另作處分。

智慧財產法院見解
1.智慧局用另一個尚有斟酌必要,但已註冊的「THOMAS&BETTS/PHOTON」商標為例,來認定弗騰用Photon作商標不具識別性,有待商確。
2.弗騰所指定申請的商品及服務,尚包括電腦軟體與硬體的設計與開發,其與「光子」(Photon)間有何關聯,智慧局也沒有說明理由,違反行政程序法關於行政機關作出處分,應將理由告知當事人的規定。
3.依據弗騰所提的證據,可知國內至少已有數十家相關的科技公司,參加弗騰使用Photon商標所舉行的會議,並訂購該公司所出版的雜誌,且其雜誌所刊載的內容相當廣泛。
4.至少就Photon商標指定使用的關於再生能源領域的的科學及技術研究、工業分析及研究服務、提供技術研究及顧問服務等服務上,應可認定Photon商標在相關商品或服務類別上,已經成為代表弗騰所指定服務的標識,而具後天識別性。

2011年2月16日 星期三

Lantiq vs. 雷凌

Lantiq於2010.3.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地方法院向盛達電提出侵權訴訟,同時指其供應商誠致科技(TrendChip Technologies)所提供的晶片組導致盛達電的產品產生專利侵權行為。
2010.10.誠致科技與雷凌合併之後,在全球寬頻網路晶片市場排名第三,2010.11.馬上就以雷凌科技的名義在美國威斯康辛州西部聯邦地院對Lantiq提出US5,394,116專利侵害的控訴,至此雙方官司訴訟陷入互控的僵局。
2011.1.14.Lantiq以US6,351,799及US7,061,904等2項專利侵權為由,向加州北部聯邦地院提出控訴。

Lantiq
Lantiq前身為Infineon旗下的有線通訊事業處,2009年Infineon將其售予私募基金投資公司Golden Gate Capital後才有了Lantiq的出現,目前為僅次於Broadcom的全球第二大寬頻網路晶片供應商。本案的系爭專利原屬Infineon所有,因併購而成為Lantiq的專利,其主要技術在於晶片的控制器整合技術。

US6,351,799
Title : Integrated circuit for executing software programs
Filing Date : 1998.7.14.
Issue Date : 2002.2.26.
Abstract :
The integrated circuit executes software programs.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s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and/or the electrical connections between them can be selectively broken and/or created. The wiring of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or their function and/or their mode of operation are thereby at least partly individually configured. The connections are thereby configured dynamically and in parallel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US7,061,904
Title : Integrated access device controller
Filing Date : 2001.4.9.
Issue Date : 2006.6.13.
Abstract :
A network processor (12) for a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phone integrates a universal serial bus port (56), a pair of IEEE 802.3 MACs (70a), a repeater (70b), and a pair of pulse code modulation (PCM) ports (24) such that the network processor can be combined with other peripherals to transmit both voice and data over an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 (13).

US5,394,116
Title : Fractional phase shift ring oscillator arrangement
Filing Date : 1993.12.29.
Issue Date : 1995.2.28.
Abstract :
A ring oscillator has a plurality of oscillator outputs, each of which carries an oscillating signal of a given frequency and thus repetition period but with a phase shift of a predetermined fraction of the repetition period from any one of the oscillator outputs to a next oscillator output in a predetermined repetitive sequence. The inputs of a selector are each connected to a respective one of the oscillator outputs. The selector includes a number of individually actuatable selector switches that are so actuated as to establish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elector output and only any selected one of the selector inputs at any time. The actuation is accomplished in a first mode, in which the selector switches maintain the connection, or in a second mode in which the selector switches intermittently index the connection in the predetermined repetitive sequence among the selector inputs.

2011年2月15日 星期二

Apple的鍵盤新專利

根據USPTO公開的專利資料顯示,Apple又發展了一個整合鍵盤、滑鼠的技術,該專利的設計係採用傳統鍵盤為基礎,利用鍵盤上設置的四個相機檢測手指在鍵盤上的動作,來操作游標移動、滾動等傳統在滑鼠或軌跡板上操作的動作。

Smart的看法
3C產品的整合是未來的趨勢,單一產品的功\能愈來愈多,將來我們要帶的東西會愈來愈少,科技始終來自人性,這樣的設計,對於會打字的使用者來說是沒問題的,但是對於用一指神功\輸入的使用者而言,系統會不會無法判斷他的行為?

20110006991
Title : Image Processing for Camera Based Motion Tracking
Filing Date : 2009.7.8.
Application Date : 2011.1.13.
Abstract :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that can improve the user interface experience associated with key-based input devices. In one embodiment, a motion sensitive mechanical keyboard can utilize orthogonally-oriented cameras to sense hand/finger motion over the surface of the keys. This arrangement can enable a standard look and feel mechanical keyboard to receive command and cursor input (e.g., pointing and gestures) from the user without requiring the user to move the user\'s hand off the keyboard. The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can be utilized to minimize or remove undesirable cursor movement that can occur based on certain detected hand/finger motion from such cameras, including looming and/or vertical motions for example.

2011年2月14日 星期一

Microsoft vs. TiVo Inc

Microsoft於2011.1.24.向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及美國華盛頓州西區地方法院指控TiVo Inc侵犯其4項專利,並試圖禁止TiVO的數位錄影機在美國境內銷售。
這 4 項專利主要涉及節目時間表、控制介面,以及節目評分等技術。
其實這二家公司的訴訟史已相當長,光是2010年Microsoft就在美國加州法院對TiVo提出7個專利權侵權事件。

2011年2月11日 星期五

華為 vs. Motorola

中國通訊廠華為2011.1.25.向美國伊利諾伊州北區地區法院,要求Motorola分拆後的公司Motorola Solutions Inc.和Motorola Mobility Holdings Inc.不得向被告Nokia Siemens Networks透露任何原告方華為的機密資訊,企圖延遲本件併購案。

Smart的看法
華為和Motorola從2000年開始,便在無線接入和核心網路業務方面進行大量合作,本次Nokia Siemens Networks以US$12億元收購Motorola大部分2G、3G行動網路設備業務,將會使華為的IP流失,並影響其市場。
從市場面來看,根據分析師的說法Nokia Siemens Networks若順利併購Motorola的2G和3G,行動網路基礎建設業務,將會成為全球第二大電信網路設備供應商。從這個角度來看,Nokia Siemens Networks本次的併購,不但可以取得Motorola及Nokia Siemens Networks的技術,同時也可以搶到市占率,這也是華為最擔心的事,所以才提出訴訟,從這點也可看出專利的攻擊性。

2011年2月10日 星期四

Sharp vs. AUO

2003年Sharp向美國加州地方法院控告AUO與下游廠商侵犯其液晶面板專利後,Sharp於2011.1.21.又在美國ITC控告AUO侵害專利權。

Smart的看法
Sharp自1967年開始製造液晶顯示器產品,專利布局長達40年,相關專利在局既深且廣,台灣則是從1997、1998年才開始發展液晶產業,此後雙方的專利權侵害官司未曾中斷。
雖然每次專利訴訟的標的都不一樣,但是目的都是一樣的,布望苇由專利訴訟來達到遲滯對方市占率的目的,專利對擁有技術的廠商而言,已成為一種攻擊性的武器。
從市場面來看,面板的終端產品供應鏈是錯綜複雜,相互糾葛的,這又迫使專利戢打起來綁手綁腳的,到最後為了自身利益而而和解。而Sharp與AUO雙方交戰多次,多以和解收場,本次的訴訟結果亦值得觀察。

2011年2月9日 星期三

Vizio與LGE和解

爭訟2年多的LGE vs. Vizio案,雙方在2010.1.19.簽訂和解暨交互授權協議終於結束。和解協議包括LG、Vizio在美國的所有侵權官司,包括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的所有命令與決定。

Smart的看法
LCD產品的代工及產業鏈都是件錯綜複雜的事,以本案的二造而言,瑞軒是做液晶電視代工,LGE是做品牌,雙方都是採用LGD的電視面板,Vizio是瑞軒的品牌,本身也銷售LCD TV,而瑞軒同時也替LGE代工,於是雙方錯綜複雜的利益糾葛就發生了。
Vizio的LCD TV在美國市場銷售,就會與LGE的市場產生正面衝突,於是引發這場專利糾紛,但Vizio的LCD TV又有高達50%以上都是採用LGD面板,而且比重愈來愈重要,如果Vizio不採用LGD的面板,則LG集團的損失又很大,這才會促使LGE打消訴訟的念頭。所以,從這個案例又可證明:專利戰的背後其實是一個龐大的利益所支撐。

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

商標規費調整

經濟部公告自2011.2.1.起部分商標規費調整,調整項目如下:
1.指定使用在第1類至第34類者,同類商品中指定使用之商品在20個以下者,每類NT$3000元;商品超過20個,每增加1個,加收NT$200。
2.指定使用在第35類至第45類者,每類NT$3000。但指定使用在第35類之特定商品零售服務,超過5個者,每增加1個,加收NT$500。
3.團體標章或證明標章,每件NT$5000。
4.以電子方式申請商標註冊者,註冊申請費每件減收NT$300;其全部指定使用之商品或服務與電子申請系統參考名稱相同者,每類再減收NT$300。
5.申請延展註冊費商標或團體商標,每類NT$4000,團體標章或證明標章,每件NT$4000。

2011年2月1日 星期二

洋蔥頭商標之爭


六年前畫的「洋蔥頭」圖案,由於可在MSN上表達的心情圖案,經網友一傳十、十傳百而爆紅,被知名設計師經紀公司豐朵公司看上,雙方合作開發周邊商品。
事後劉順龍認為,香港商豐朵國際未經他同意,搶先申請「洋蔥頭」商標註冊;向智慧財產法院提出行政訴訟。
法官認為:劉未提出他授權豐朵商標註冊的同意書是遭偽造,也未提出豐朵侵害著作權確定的判決書等理由,判他敗訴。




Smart的看法
這真的是件蠻好玩的案例,讀者看了可能會覺得奇怪,明明是告商標侵害,怎麼法官在判決中冒出了著作權侵害的問題?
其實智慧財產跟一般有形資產不一樣的地方就在於:一個產出不一定只有一種權利可以保護,商標的圖案,從另一個角度看,亦是著作權法所保護的圖形著作,所以本案應該告著作權侵害。
俟著作權侵害判決確定,再以判決書依商標法第50條第2項提起評定,才可能勝訴,這也是為何本案判決中,法官會提到著作權判決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