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Antitrust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Antitrust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

Qualcomm又遭antitrust調查

2010年Nvidia的子公司Icera向歐盟檢舉Qualcomm違反不公平競爭,2015.5.歐盟開始對Qualcomm的專利授權協議進行調查,歐盟於2017.6.要求該公司提交專利授權資料,以確認是否導致客戶不使用其競爭對手的產品,違反了歐盟的相關規定。
Qualcomm未依規定提交資料,並提起上訴,2017.7.12.歐盟位於盧森堡的普通法院駁回其上訴,Qualcomm將面臨每日58萬歐元的罰款(US66.5萬元)。

參考網站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eu-qualcomm-antitrust-idUSKBN1A219J

2017年7月17日 星期一

Google又面臨Antitrust訴訟

歐盟執行委員會於2017.6.26.以Google濫用搜尋引擎市場獨大地位,操弄搜尋結果,使自家網購比價服務Google Shopping獲得不當優勢,阻礙其他網站的能見度與公平競爭,違反歐盟反托拉斯法為由,裁定24億歐元(NT825億元)的罰金。
依據歐盟執委會的決議,Google必須在90天內調整搜尋演算法,對所有比價網站一視同仁,不得偏袒自家服務,否則將遭歐盟處罰,最高可達每日全球平均營收的5%。

參考網站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5103/google-eu-2b-fine-antitrust

2017年3月2日 星期四

Qualcomm在韓國被罰

南韓公平貿易委員會(Korea Fair Trade Commission,KFTC)於2016.12.28.宣布,Qualcomm以無線通訊標準必要專利要求不合理授權行為以及妨礙市場競爭等影響,裁罰US8.65億元,並要求執行補救措施:
1.針對同業之SEPs授權要求,必須確實履行公平協商談判過程,且最終必須提供一符合專利權耗盡原則之授權。倘若雙方談判陷入僵局,則授權條件將交由獨立第三方進行具有拘束力之仲裁。
2.無論下游廠商是否取得SEPs授權,皆不得拒絕販售供應基頻晶片,然此一條款,不適用於無獲得授權良善意願之當事人。
3.不得在未經公平計算補償等協商過程下,要脅他方接受綑綁非SEPs授權或無償交互授權等不合理條款。
4.必須通知同業競爭對手以及手機製造商上述3項規定內容,並將往後基於前述規定之所有SEPs授權協議修改結果,知會KFTC。

參考網站
http://www.ftc.go.kr/eng/solution/skin/doc.html?fn=0575fbdccbed8ced77b565db3dc7d32ffc7051e67ef109afad6d4f1cd780d6e8&rs=/eng/files/data/result/files/bbs/2017/

2017年1月10日 星期二

Qualcomm在南韓被判違反競爭法

Qualcomm的Antitrust案在世界各地遍地開花,據Bloomberg的報導,南韓公平交易委員會(FTC)於2016.12.28.以濫用市場優勢為由,裁定Qualcomm違反南韓的競爭法,裁罰1.03兆韓元(約8.531億美元)罰金,創下南韓的最高記錄。
裁罰原因包括:
1.濫用市場優勢,若不配合其授權政策之智慧手機廠,就拒絕提供專利技術給晶片組製造商,因此造成市場壟斷地位。
2.強迫簽定授權廠商必須向其報告商業情報的不利合約,因此造成不公平競爭。
3.拒絕或限制將通信晶片相關的標準專利授權給競爭對手,並影響對手的銷售業務。限制市場公平競爭。
3.要求手機廠免費提供他們的專利作為交換授權,違反公平競爭法。
5.對智慧手機廠使用其專利索取高額授權費用。

參考資料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6-12-28/qualcomm-fined-853-million-by-south-korea-s-antitrust-agency-ix8csvth

2017年1月9日 星期一

歐盟裁罰鋰電池集體價格壟斷

歐盟執行委員會發現2004年至2007年間,Samsung SDI、Panasonic、Sony及Sanyo等4家鋰電池公司透過從事雙邊或多邊密商接觸及商業敏感資訊共享等方式,暗中協調彼此電池產品價格,進而避免惡性價格競爭,以因應該時期鈷金屬原料價格上漲,同時亦共享商業敏感資訊,其至共同訂定市場價格策略。
2016.12.12.歐盟執行委員會宣布:Samsung SDI因為主動舉報市場壟斷行為免罰,其餘3家日本公司主動配合調查並願意接受和解方案,減輕裁罰金額共約1.66億歐元。

參考資料
http://europa.eu/rapid/press-release_IP-16-4356_en.htm

2016年11月9日 星期三

Google面臨Antitrust

當初Microsoft為了推他的IE,把IE跟windows綁在一起,結果被提起Antitrust的調查,差一點搞到要分家,無獨有偶的,今天的Google也面臨到同樣的問題。
根據Reuters的報導,2016.10.1.歐盟公平競爭主管機關擬命令Google不得以支付資金獎勵給智慧手機廠,以換取他們在自家裝置上僅預裝Google Search功能,並警告Google恐將面臨巨額罰金。

參考網站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us-eu-alphabet-antitrust-exclusive-idUSKCN1213DJ

2016年9月29日 星期四

印度拒絕易利信的停止反壟斷調查

易利信自2013年起就陸續對印度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MicromaxIntex,提出侵害其2G/GSM3G/WCDMA等共8項無線通訊技術相關專利的訴訟。這二家廠商則向印度競爭委員會(Competition Commission of India, CCI)指控易利信要求過高權利金、拒絕透露給予其他授權對象之F/RAND授權條件及透過積極行使專利權方式來迫使當事人選擇和解並接受顯失公平合理性之授權條件,認為這些行為已構成濫用市場優勢地位並違反印度競爭法第19條。
CCI2013.11.12.2014.1.16.發佈初步結果命令(impugning order),認定表面證據(prima facie)顯示易利信從事濫用市場優勢地位行為,並正式進行調查。易利信則向德里高等法院聲請要求廢棄CCI命令及禁止相關調查。
德里高等法院於2016.3.30.判決,拒絕易利信的主張,認為CCI具有管轄權,裁定CCI可繼續進行反壟斷調查,理由如下:
1.專利為商品銷售法所定義的商品,SEP的專利權人也屬於印度競爭法所述之企業,所以,印度競爭法律及CCI具有管轄權。
2.專利法之目的在於定義權利範圍,而競爭法之目的在於防止權利濫用,故亦適用於SEP授權爭議。
3. SEP的專利權人違反F/RAND授權原則,即可構成印度競爭法濫用市場優勢地位之事由。
4. CCI調查目的在於杜絕不公平市場競爭行為,並聚焦在是否濫用市場優勢地位問題上,而法院的民事訴訟不排除CCI的調查。
5.專利無效與專利授權乃彼此獨立之議題,有授權意願之當事人,不等於放棄挑戰專利有效性之權利。
6.SEP專利權人是否涉及濫用市場優勢進行授權,應由CCI裁決而非法院。

參考資料
http://lobis.nic.in/ddir/dhc/VIB/judgement/30-03-2016/VIB30032016CW4642014.pdf

2016年5月23日 星期一

Android面臨歐洲Antitrust的訴訟

歐盟在2016.4.20.發布新聞稿,指歐盟執委會競爭政策總署對於Google在Android作業系統以及應用程式的授權上,濫用自己的領先地位,對想要獲得Android授權的手機製造商和電信營運商加諸不少限制,讓消費者在行動應用與服務市場上無法有更多的選擇,也阻礙產業中其他玩家的創新,違反歐盟反托拉斯法。
本案一旦提起訴訟,Google如果敗訴,除了要面臨商業模式的改變,還會面臨US140億元的罰款。

參考資料
http://europa.eu/rapid/press-release_IP-16-1492_en.htm

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

美國關稅法337條的要件

關稅法337條是賦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就屬於進口侵害美國專利產物品之不公平貿易競爭行為進行執法,以保護美國智慧財產權人權益。所以,申訴人要提申訴必須具備以下要件:
1.要有不公平競爭或不公平行為,如一有效可執行之美國智慧財產受到侵害之事實。
2.有進口、為銷售目的而進口或進口後於美國境內從事商業銷售之行為。
3.受美國專利保障之產物品(article),其相關產業存在美國境內之事實。

至於要主張受美國專利保障之產物品,其相關產業存在美國境內之事實,申訴人必須要提出受美國專利保障產物品之相關產業存在於美國境內或正於美國境內建立之事實,ITC再根據經濟要件及技術要件進行分析。其中經濟要件必須滿足:對廠房施設或設備進行顯著投資、顯著勞務或資金投入或在系爭專利之開發應用上進行實質投資,包括工程技術、研究和開發或智慧財產之授權活動。

2016年2月19日 星期五

Qualcomm與大陸手機簽訂授權

Qualcomm在歷經大陸反壟斷調查後,已陸續跟小米、北京天宇朗通、青島海爾、奇酷等公司簽訂3G/4G專利授權協議,授權這些公司在大陸生產與販售3G WCDMA,包含EV-DO在內的CDMA2000等4G LTE技術產品。

Smart的看法
Qualcomm在手機晶片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已久,為了大陸對他的反壟斷調查,使其在大陸的授權營收受到影響,現在重新再出發,有了更大的舞台,對競爭者而言,受到的威脅也相對更大了。

2016年1月26日 星期二

美國公布特定抗腐蝕鋼品調查結果

國商務部係於2015.6.3.對我國及中國大陸、印度、義大利、韓國等5個國家之特定抗腐蝕性鋼品進行反傾銷與反補貼調查,分別於2015.11.3.對做出無補貼的初判、2015.12.22.做出無傾銷的初判,其餘各國都被認為有傾銷差率。

2016年1月25日 星期一

歐盟公告太陽能反規避調查結果

歐洲太陽能產業協會(EU ProSun)向歐盟執委會提出控訴,指我國及馬來西亞廠商涉嫌將中國大陸太陽能產品違規轉運至歐盟,以規避歐盟針對中國大陸太陽能產品所課徵之反傾銷稅及平衡稅。
在歐盟的反規避調查期間,我國共28家太陽能廠商依規定向歐盟執委會申請豁免調查,歐盟在2015.12.22.發出一般揭露文件(General Disclosure Document),初步認定我國計21家廠商為真正生產商,可豁免歐盟反規避稅,其餘7家廠商因已停產、無產製能力或未回復歐盟要求釐清之事項而未獲歐盟豁免,這些未獲歐盟豁免的之廠商,將會被歐盟課徵64.9%的反規避稅。

2016年1月22日 星期五

墨西哥對我鍍面鋼板展開反傾銷調查

墨西哥為我國第19大出口市場及在中南美洲第2大貿易夥伴,且內需市場廣大,經濟部已將其列為近年重點出口拓銷國家,2014年我國出口墨西哥達US19.84億元。
墨西哥發展工業暨貿易部國際貿易局頃決定接受該國業者Ternium Mexico, S.A. de C.V.公司及Tenigal, S. de R.L. de c.v.公司申請,針對自我國及中國大陸進口之鍍面鋼版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我國在2013、2014年對墨輸出金額分別約為US1.6億元及1億元。

2015年12月8日 星期二

Qualcomm在南韓遭反壟斷調查

Qualcomm繼在大陸遭到反壟斷調查,並於2015.2.裁罰61億元RMB之後,2015.11.18.又被南韓公平交易委員會(KFTC)指控部分專利授權行為涉及壟斷,要求高通修正專利授權模式,但並未提及可能的罰款金額。

參考網站
http://www.wsj.com/articles/qualcomm-says-south-korea-recommends-fine-for-alleged-antitrust-violations-1447820172

2015年12月1日 星期二

歐盟對8家光碟機廠處罰違反Antitrust

歐盟執委會2015.10.21.依據歐盟反托拉斯法,對台、日、韓、荷等8家光碟機製造商處以總金額達1.16億歐元罰鍰,受害者包括:Philips、光寶科技、飛利浦建興、Hitachi-LG Data Storage、Toshiba Samsung Storage Technology、Sony、Sony Optiarc、廣明光電。
主要原因是這8家廠商於2004.6.至2008.11.間,對Dell及HP桌上型及筆記型電腦相關採購標案採取圍標行為,彼此溝通各自意圖採取投標策略、分享採購標案得標結果,並分享其他關於用於桌上型及筆記型電腦光碟敏感商業資訊。

參考網站:
http://europa.eu/rapid/press-release_IP-15-5885_en.htm

2015年6月4日 星期四

印度對我USB徵反傾銷稅

印度財政部於2015.5.22.公告,將對自我國產製及進口之隨身碟(USB)課徵每單位US3.06元反傾銷稅,課稅期間為刊登於印度公報日起算5年。
印度的USB主要來自大陸與台灣,進口金額分別為US1.87億元及US1.1億元,占進口總額分別為54.8%及32.3%,顯見二地是印度USB的大宗供應國。
國內供應的USB平均單價為US3.44元,如果課徵US3.06元的反傾銷稅,成本則將倍增,市場競爭力將大幅下降。

2015年4月21日 星期二

Google在歐盟壟斷官司纒身

歐盟反壟斷機構在對Google進行了5年的調查後,在2015.4.15.正式對Google非法濫用其在歐洲網絡搜尋市場的主導地位,提起反壟斷訴訟。
歐盟認為Google於搜尋服務中涉及操作顯示結果排序、引導和轉移流量而使本身產品與合作內容明顯有利,明顯透過本身優勢影響市場公平競爭。如果這項指控成立,Google最高可能面臨US60億元的罰款。

2015年2月24日 星期二

Qualcomm在大陸的反壟斷案調查結果

因中國境內外數十家手機廠商舉報Qualcomm實施價格壟斷等行為,在CDMA、WCDMA、LTE無線通信標必要專利許可市場和基帶芯片市場具有市場支配地位,實施了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排除、限制競爭的壟斷行為,2013.11.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根據舉報啟動了對Qualcomm的反壟斷調查。
經中國發改委調查取證和分析論證,認定Qualcomm實施了以下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
1.收取不公平的高價專利許可費。
2.在沒有正當理由之下,搭售非無線通信標準必要專利許可。
3.在基帶芯片銷售中附加不合理條件。
根據調查結果,國家發展改革委對Qualcomm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實施排除、限制競爭的壟斷行為依法作出處理,責令高通公司停止相關違法行為,處2013年度中國市場銷售額8%的罰款,計60.88億元RMB。

2015年1月20日 星期二

房屋仲介的專利戰

受惠於無線通訊的技術,電子商務慢慢的不能滿足消費者隨時隨地消費的需求,消費市場上,行動商務戰正打的火熱,好房網控告591租屋網也趕上這波潮流。
據報導:好房網在2013.4.在APP推出即拍即刊的功能,並且獲核准專利權,591租屋網隨即在2013.9.跟進推出功能雷同的出租刊登。好房網的APP於2013.6.推出個人圖文備註功能,並取得專利,2014.3又遭591模仿推出看屋筆記。
好房網除了控告591侵害其專利外,亦向公平會公平會舉發影響交易秩序行為,公平會則先做出無違反公平交易法情事的裁定。

Smart的看法
以好房網的專利來看,他所申請的新型專利中,很多都是方法專利,這跟新型專利的定義不合,也難怪591會去舉發,這是未來發明人在申請專利時要去考量的,至於這些應該去申請發明專利的新型專利是不是同時有申請發明案,在資料庫中目前是看不出來,也許有吧!
由技術保護的觀點來看,這樣系統,除了用發明專利保護之外,其實,如果發明人覺得UI設計很重要,應該要去申請icon及使用者介面的設計專利。
從這個案子也可以發現,智慧財產的侵權案,除了專利訴訟外,也可以從公平交易法去排除,當然,以本案來看,著作權的侵權也是一個可以訴訟的方向。

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

美國課徵NOES反傾銷稅

美國商務部(DOC)於2014.10.7.公告對自我國、中國大陸、德國、日本、韓國與瑞典等進口之非方向性電磁鋼片(Non-Oriented Electrical Steel, NOES)反傾銷及平衡稅終判結果,依據美國商務部終判裁定,中鋼公司獲判反傾銷稅率27.54%,補貼部分因屬微量,不課徵平衡稅,麗鋼公司獲判反傾銷稅率52.23%及平衡稅率17.12%,ITC則預計於2014.11.17.作出我國產業損害終判。